[發明專利]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0279.4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770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麗偉;顧乃威;黎蘭;余慧娟;孫穎力;張學文;盧衛建;劉相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41H3/00 | 分類號: | F41H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鵬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目標 紅外 可見光 特征 自適應 控制 裝置 | ||
1.
一種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包括供電模塊、散熱模塊和用于與偽裝目標連接的支架(9),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隱身防護模塊、紅外控制模塊和可見光控制模塊,其中:所述隱身防護模塊包括若干個安裝在所述支架(9)上的正三棱柱結構及其驅動機構以及若干個電致變溫器件,各個所述正三棱柱結構其中的一個柱面接續排列在一起構成偽裝目標的表面,每個所述正三棱柱結構的三個柱面外側分別設有不同的可見光迷彩圖像噴繪層,每個所述正三棱柱結構包括支撐機構(1)、傳動軸(2)、彈簧片電極(6)和陶瓷墊片(5),所述支撐機構(1)設有中空的傳動軸(2),所述支撐機構(1)的兩端面設有連接支架(3),所述傳動軸(2)與所述連接支架(3)固定連接,所述傳動軸(2)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軸承(8),所述支撐機構(1)通過所述軸承(8)安裝在所述支架(9)上,所述傳動軸(2)內設有固定軸(4),彈簧片電極(6)其中一端分別經所述陶瓷墊片(5)絕緣地安裝在所述固定軸(4)的端部,所述彈簧片電極(6)另一端分別經電纜(7)與所述供電模塊和電致變溫器件電相連;所述電致變溫器件和散熱模塊分別通過支撐機構安裝在所述正三棱柱結構內側的各個柱面上;所述紅外控制模塊采集溫度數據,其輸出控制信號接至所述電致變溫器件和散熱模塊,所述可見光控制模塊采集環境數據,其輸出控制信號接至所述正三棱柱結構的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紅外控制模塊包括單片機和兩個紅外測溫傳感器,所述兩個紅外測溫傳感器分別采集背景和隱身防護模塊表面的輻射溫度數據,所述兩個紅外測溫傳感器的采集信號經所述單片機的A/D轉換接口輸入,所述單片機對兩路數據進行PID數據處理,同時發出致冷致熱控制指令輸出至所述電致變溫器件,發出散熱控制指令輸出至所述散熱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可見光控制模塊包括高清數字攝像機、微處理器、控制信號轉換與輸出模塊,所述高清數字攝像機采集環境數據,經所述微處理器選擇最佳的偽裝方案,控制所述信號轉換與輸出模塊輸出控制信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驅動機構采用步進電機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撐機構(1)采用中空鋁合金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支架(9)通過螺栓(10)與偽裝目標連接在一起。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迷彩圖像噴繪層為根據不同任務在以下迷彩圖像噴繪層中選擇的三種:
1)南方型林地迷彩,采用型號為EG1456的黃綠色或型號為YE2344的沙土色或型號為DG0730的褐土色構成;
2)北方型林地迷彩,采用型號為YG1247的黃綠色或型號為SE2635的沙土色或型號為DG0730的褐土色構成;
3)草原迷彩,采用型號為YG1247的黃綠色或型號為SE2635的沙土色或型號為DG0730的褐土色構成;
4)荒漠迷彩,采用型號為SE3948的黃綠色或型號為SE2635的沙土色或型號為YG1247的褐土色構成;
5)雪地迷彩,采用型號為WN8384的黃綠色或型號為SE2635的沙土色或型號為DG0730的褐土色構成;
6)城市背景采用灰色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目標紅外、可見光特征自適應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迷彩圖像噴繪層分別為:
1)北方型林地迷彩,采用型號為YG1247的黃綠色或型號為SE2635的沙土色或型號為DG0730的褐土色構成;
2)荒漠迷彩,采用型號為SE3948的黃綠色或型號為SE2635的沙土色或型號為YG1247的褐土色構成;
3)城市背景采用灰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北京航天發射技術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027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固相萃取分離重油各組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手持電動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