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流電池用電極框公共流道密封結構及密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60088.8 | 申請日: | 2014-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221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馬相坤;張華民;許曉波;楊振坤;姜宏東;劉盛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8/02 | 分類號: | H01M8/02;H01M8/0271;H01M8/18 |
| 代理公司: |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趙淑梅;李馨 |
| 地址: | 116025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電 用電 公共 密封 結構 方法 | ||
1.液流電池用電極框公共流道密封結構,所述液流電池包括正極電極框、負極電極框和雙極板(1),所述正極電極框、負極電極框和雙極板(1)分別具有位置相適應的電解液公共流道通孔;正極電極框和負極電極框分別設置有流道;所述正極電極框和負極電極框的電解液公共流道通孔包括孔Ⅰ(2)和孔Ⅱ(3);所述孔Ⅰ(2)與所述流道相連接;所述孔Ⅱ(3)未連接流道;其特征在于:設有環狀的第一密封件(4);所述第一密封件(4)沿所述雙極板的電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壁表面固定或者第一密封件(4)環繞所述孔Ⅰ(2)的圓周、固定在孔Ⅰ(2)所在的電極框上;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內徑不大于所述孔Ⅰ(2)的孔徑;外徑不小于所述孔Ⅰ(2)的孔徑;
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材質選自PVC、PP、增強PP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電極框與雙極板之間采用非密封墊的方式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雙極板(1)的電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徑不小于孔Ⅰ(2)的孔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外徑等于所述雙極板(1)的電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厚度不小于所述雙極板(1)的厚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Ⅱ(3)所在的電極框上設有第二密封件,包括密封槽(5)和密封體(6);
所述密封槽(5)環繞所述孔Ⅱ(3)的圓周;
所述密封體(6)置于密封槽(5)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兩道密封槽(5),分別為內密封槽和外密封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密封槽的內徑大于所述第一密封件(4)的內徑,內密封槽的外徑小于第一密封件(4)的外徑,所述外密封槽的內徑大于第一密封件(4)的外徑。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槽(5)寬0.1mm~8mm。
9.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液流電池用電極框公共流道密封結構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 先將第一密封件(4)環繞所述孔Ⅰ(2)的圓周、固定在孔Ⅰ(2)所在的電極框上;再雙極板(1)的電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穿過第一密封件(4)并固定;
或者,先沿所述雙極板的電解液公共流道通孔的孔壁表面固定第一密封件(4),再將第一密封件(4)與孔Ⅰ(2)所在的電極框相結合;
② 將密封體(6)置于孔Ⅱ(3)所在的電極框的密封槽(5)內;
③ 扣合正、負極電極框。
10.液流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液流電池用電極框密封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6008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