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自能式液態金屬限流器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59670.2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1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翊;何海龍;榮命哲;楊飛;紐春萍;李美;李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H29/02 | 分類號: | H01H29/02;H01H2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張波濤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自能 液態 金屬 限流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開關設備,適用于中低壓領域限制交直流系統故障電流,特別涉及一種新型自能式液態金屬限流器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系統容量的逐年增加,電網短路容量和短路電流水平也在不斷增長,目前這已成為制約電網運行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研究有效的短路限流裝置,以限制電力系統的短路容量,從而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已成為目前我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建設、發展的迫切問題。到目前為止,應用于短路限流方面的技術主要有:串聯限流電抗、固態短路故障限流、超導故障限流器、PTC電阻限流、或使用大容量斷路器、限流熔斷器等等。
串聯限流電抗是以往用于限流的常規做法,但其在電網正常工作情況下,會不可避免消耗電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固態短路故障限流技術是隨電力電子技術快速發展的限流方式,主要由常規電抗器、電力電子器件(可控功率半導體器件)和控制器構成,其拓撲結構形式多樣,如在文獻“Solid-State?Current?Limiter?for?Power?Distribution?Syetem”中提到的,用快速動作的可關斷晶體管(GTO)開關與一個阻抗并聯而構成的故障電流限制器,就是在短路故障發生時,通過GTO的關斷,使電抗器串入線路,從而快速改變故障電網的阻抗和感抗參數,將故障電流限制在較低的水平。但是由于大電流電力電子器件存在的固有損耗問題,使其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超導故障限流器在20世紀80年代發現高溫超導體以后而備受關注,其原理均為利用超導體S/N狀態的轉變來限流,如專利號為200610125194.3,專利名稱為‘超導型混合限流開關’的專利固態開關和超導限流器串聯后與電磁斥力式機械開關并聯,在線路發生故障時,通過超導限流器的串入線路將電流限制在固態開關可分斷的范圍,并利用固態開關將短路電流開斷。但是超導材料用于大功率場合方面的應用技術尚不成熟、可靠性差,同時由于超導體恢復到超導態時間較長,一般難以滿足自動重合閘等方面的要求,還存在恢復時需要液氮等附屬的冷媒及制冷設備,附加的損耗大等問題。
限流式熔斷器是目前唯一商業化的故障電流限流器,利用熔斷器的快速性可將短路電流在到達第一個峰值前強行限制,如專利號為200410025999.1,專利名稱為‘大容量短路電流開斷器’的專利用限流熔斷器完成大過載電流和短路電流的開斷,但是熔斷器為單次動作,降低了系統運行的自動化水平,同時由于其自身起弧的時間較長,對于復雜結構的電網來說,犧牲了保護的選擇性。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中所述的短路限流技術的缺陷或不足,為了研究更加有效的可重復使用的自復型短路限流方法,減輕斷路器等各種電氣設備的負擔,本發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通過液態金屬中燃弧時產生的氣壓推動壓力抽板運動,并進一步擠壓和拉長電弧,提高電弧電壓從而提高限流能力的改進方法,該限流器能有效抑制短路故障電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自能式液態金屬限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流器至少包括兩塊絕緣擋板(4),絕緣擋板上設有通流孔a(9),絕緣擋板之間放置有可動絕緣抽板(5),該可動絕緣抽板的兩側都設有通流孔b(9);液態金屬(6)則淹沒于通流孔a(9)、通流孔b(8)的,液態金屬(6)通過通流孔a(9)在絕緣擋板(4)兩側實現流通,通流孔a(9)、通流孔b(8)在系統電流正常時形成穩定的電流通道;
正常導通情況下,額定電流通過絕緣擋板和可動絕緣抽板的通流孔b和通流孔a中的液態金屬進行流通;
當故障發生時,所述限流器利用液態金屬自收縮效應快速起電弧(12),部分液態金屬在電弧(12)的作用下迅速氣化并產生金屬蒸氣,可動絕緣抽板(5)在金屬蒸氣的作用下滑動,從而進一步擠壓和拉長電弧(12),提高電弧(12)電壓,實現快速有效限流;
故障切除后,可動絕緣抽板能夠恢復至初始位置,液態金屬快速回流,限流器進入所述正常導通情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967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