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的局部電化學測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59176.6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0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0-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大磊;管孝瑞;金有海;王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1N17/02 | 分類號: | G01N17/02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羅文遠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o sub 環境 下薄液膜 局部 電化學 測試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膜的測量系統和方法,特別涉及一種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的局部電化學測試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液膜高度對于腐蝕行為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鋼材表面不同液膜高度的差異,影響著一系列陰陽極反應過程。在濕天然氣集輸管道內,低含液率往往造成管道表面薄液膜分布,腐蝕性氣體H2S、CO2等溶于液膜中,對管線鋼產生局部腐蝕行為。相對于大氣薄液膜腐蝕,濕天然氣管道內部無氧環境,缺少溶解氧的作用,腐蝕行為與大氣環境不同。絲束電極(Wire?Beam?Electrode,WBE)作為一種新興的電化學研究技術,能夠獲取電極表面的局部腐蝕信息。絲束電極表面會形成許多微小電極,當這些微小金屬絲耦合在一起時,就能夠得到整塊面積上的電化學參數,當金屬絲之間斷開時,每個金屬絲代表一個工作電極,對應不同位置處的電化學參數,分別對每個金屬絲進行測量,就能夠得到不同位置處的局部腐蝕信息。Ag/AgCl參比電極具有廣泛的應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目前對CO2無氧環境下的薄液膜腐蝕行為研究較少。已有的薄液膜制備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設備復雜,液膜測量精度不夠,薄液膜存在蒸發損耗,無法實現無氧環境等問題,且不容易得到薄液膜下的局部腐蝕參數。?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的局部電化學測試系統及方法,液膜測量精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減少制備液膜的蒸發,保證無氧環境,通過絲束電極技術得到CO2無氧環境薄液膜下不同位置處的電化學信息。?
本發明提到的一種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的局部電化學測試系統,包括基礎操作平臺、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系統、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腐蝕動力學測量系統,?
所述基礎操作平臺用來實現工作電極平面保持水平;
所述的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系統包括無氧濕氣供應裝置和液膜測量裝置,所述無氧濕氣供應裝置由超聲波霧化加濕器(14)、帶有除氧劑的填料(15)、濕度傳感器(18)構成,超聲波霧化加濕器(14)的輸出端通過管道連接帶有除氧劑的填料(15),除氧劑的填料(15)的輸出端連接圓柱水筒(4),所用溶液經過加濕和除氧后進入圓柱水筒(4),通過液膜測量裝置來控制圓柱水筒(4)內的濕度,所述的圓柱水筒(4)側壁有多個導氣孔和排水口,在圓柱水筒內放入攪拌葉片(16),內部安設工作電極(17);
所述的液膜測量裝置由支架(11)、螺旋測微器(13)、夾套(12)、12V電源、開關K、可變電阻、靈敏電流計構成,12V電源、開關K、可變電阻、靈敏電流計與工作電極(17)形成回路;夾套(12)可以帶動水平懸臂沿支架(11)上的豎直桿上下移動,并通過旋轉螺母來實現固定,水平懸臂一端與豎直桿相固定,另一端固定螺旋測微器(13),利用螺旋測微器(13)對液膜高度進行測量;
所述的CO2無氧環境下薄液膜腐蝕動力學測量系統是在工作電極(17)的中心區域設有N×N絲束電極(19)作為小工作電極,在小工作電極周圍有十二根Ag/AgCl參比電極(20)分布存在,通過注入環氧,對整個電極進行密封,每一根電極通過導線接出,導線上有開關,十二根參比電極通過串聯連接到一塊,通過導線、開關連接到測試系統(21)上,然后將單根工作電極連接到測試系統(21),從而將電化學測試系統形成一個回路,能夠測量每一根工作電極電化學信息,這樣就能夠得到CO2無氧環境薄液膜下不同位置處的電化學信息。
優選的,本發明提到的基礎操作平臺包括平臺(1)、3個水平調節螺母(2)、水平三腳架(3)、圓柱水筒(4)、工作電極固定套(5)、放在工作電極上的水平儀(6);將工作電極嵌入工作電極固定套(5),并在工作電極四周纏繞聚四氟乙烯疏水帶,將水平儀(6)放在工作電極上面,通過旋轉3個水平調節螺母(2),并結合水平儀(6)的水平測量功能,來實現工作電極平面保持水平;?
在圓柱水筒(4)上部增加圓柱水筒蓋,在圓柱水筒蓋的四周纏繞聚四氟乙烯疏水帶,在圓柱水筒蓋上預留四個開孔,分別為pH測試棒插入口(7)、溶解氧測試棒插入口(8)、探針保護套插入口(9)、攪拌葉片插入口(10);在工作電極滿足水平后,利用移液管或者微樣注射器向圓柱水筒(4)加入或者移除經過高純氮氣除氧后的液體,來實現工作電極上液面微米級別的上升或者下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917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