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超聲處理抑制大豆異黃酮生物合成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58999.7 | 申請日: | 2014-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21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艷敏;張孟臣;張紅梅;郭秀林;劉子會;李國良;趙青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遺傳生理研究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A01H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元匯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張梅申 |
| 地址: | 05005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超聲 處理 抑制 大豆 異黃酮 生物 合成 方法 | ||
1.一種利用超聲處理抑制大豆異黃酮生物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①種子的消毒:取健康飽滿大豆種子,放入含有100ml30%次氯酸鈉和4ml濃鹽酸的密閉容器內,利用反應生成的氯氣消毒24~36h;
②種子的萌發培養:將步驟①中的種子接種到B5培養基中進行為期5~6天的25℃、16/8h光暗周期的培養;
③大豆子葉外植體制備:將步驟②中的種子在無菌條件下去掉種皮、切掉幼葉和上胚軸,保留0.2~0.3cm的下胚軸;
④超聲處理:將步驟③中的外植體放到含有75ml營養液的150ml容量的三角瓶中,并置于超聲器中,在40KHZ、20℃~25℃條件下超聲處理3min;
⑤外植體培養:將步驟④中超聲處理過的外植體用滅菌濾紙吸掉多余水分,擺放到B5培養基上,25℃下暗培養1~3天;
⑥分別測定步驟⑤外植體中異黃酮合成途徑中關鍵酶基因相對表達量、PAL活性和異黃酮合成積累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超聲處理抑制大豆異黃酮生物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④中所述營養液為1/10×B5培養基,pH5.8,121℃高壓滅菌15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遺傳生理研究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未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遺傳生理研究所;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899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墻面護角
- 下一篇:一種促水稻開花裝置及二甲苯促水稻開花手工去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