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菊花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58781.1 | 申請日: | 2014-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91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寶瀛;王爽馨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寶瀛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0179 遼寧省沈陽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菊花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菊花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菊花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獨本菊、大立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后,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早,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芙浭芪⑺?,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最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
現有的菊花種植方式,產量低,生長速度慢,抗病蟲害能力差。大批量種植風險高,而種植菊花的農民抗風險能力低,因此,目前大量種植菊花的農戶還較為少見。
發明內容
本發明就是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方法簡單,抗蟲害能力強,生長速度快的菊花種植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的菊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培養土的配制:依據菊花喜疏松肥沃土質的習性,盆栽菊培養土,常以園土、焦泥灰、礱糠灰、堆肥土、鋸木屑等配制。并依菊花不同生長期的需要,在培養土內加入適量的肥料,如廄肥、餅肥、骨粉等。步驟二、繁殖:利用菊株地下莖萌生的腳芽進行扦插。一般用于引種、大立菊和北方獨本菊的傳統繁殖。于秋末冬初,選擇離母株較遠、豐滿而尚未開放的抱頭芽為佳。切取后置于保護地扦插育苗。步驟三、上盆和套盆;步驟四、摘心和整枝。步驟五、抹芽和疏蕾。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方法簡單,步驟詳細;通過使用本發明的菊花種植方法,可使種植著易于控制,對菊花的生長周期、生長習性均能準確掌握;從而使種植者更加了解菊花。便于對菊花的控制。
通過控制菊花的生長,保證菊花健康成長,抗病蟲害能力強,投資風險大幅度降低;而且,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后,還能大幅度提高菊花的生長速度。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菊花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培養土的配制:依據菊花喜疏松肥沃土質的習性,盆栽菊培養土,常以園土、焦泥灰、礱糠灰、堆肥土、鋸木屑等配制。并依菊花不同生長期的需要,在培養土內加入適量的肥料,如廄肥、餅肥、骨粉等。步驟二、繁殖:利用菊株地下莖萌生的腳芽進行扦插。一般用于引種、大立菊和北方獨本菊的傳統繁殖。于秋末冬初,選擇離母株較遠、豐滿而尚未開放的抱頭芽為佳。切取后置于保護地扦插育苗。步驟三、上盆和套盆;步驟四、摘心和整枝。步驟五、抹芽和疏蕾。
所述上盆和套盆,使用5寸盆,然后依次套人大盆。多本菊常需換2次盆,而獨本菊只換1次,案頭菊一次定植不行,換盆。換盆的時間,應視長勢而定,一般以菊株的嫩白新根有伸出盆底部的排水孔為宜。入秋后套盆定植時,培養土常行分期添加,以便控制生長。
所述摘心和整枝,摘除植株主、側枝的頂端,以促其側枝萌發。栽培中,以不同時間,不同次數的摘心來調節成花枝數、控制高度和適當調節花期。摘心還可延長菊株營養生長的進程,防止柳芽發生。若有柳芽產生,也可以摘心使其換頭開花。
摘心的次數,需依培育目標而定。案頭菊不摘心,獨本菊的傳統栽培需進行1次摘心,而現多采用不摘心栽培。多本菊需進行2~3次摘心,而小菊需進行4~5次摘心。除去不必要的側枝。菊花極易發生惻枝,栽培中應按目標要求,合理選留健壯的成花枝,將多余的側枝及時去除,以利集中養分,育成優質盆花。菊株在秋后漸漸轉入生殖生長,開始花芽分化進而孕蕾、顯蕾。此時,在菊株葉腋會萌芽抽枝,為集中養分,應及時將芽抹去。菊花的花蕾一枝上有多個產生,初起時緊密似簇生狀,中心為主蕾,其余為副蕾,待花梗漸漸伸長,主蕾有豌豆大小時,可著手自下而上進行疏蕾。使養分集中于主蕾。疏蕾工作需分次進行,視長勢留1~2個副蕾作預備或行調節,并適時將副蕾全部抹去。
抹蕾工作宜在晴天午后進行,此時植株枝條較為柔軟,可避免碰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寶瀛,未經趙寶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87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