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濕熱下注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56525.9 | 申請日: | 2014-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36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春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春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9;A61P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濕熱 下注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尿道炎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濕熱下注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于衣原體或解脲支原體通過性交等傳染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由于淋菌對衣原體感染有激活和促進作用,所以本病常與淋病合并存在。好發于青年性旺盛期,預后較好。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潛伏期為1-5周,其典型癥狀為尿道刺癢,伴有輕重不等的尿急、尿頻、尿痛、和排尿困難等癥狀,合并膀胱炎時可出現血尿;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有濕熱下注型和氣滯肝郁型等類型,對于濕熱下注型非淋菌性尿道炎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和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調整陰陽、調理氣血、調理臟腑等治療原則,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否則只能治標不治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濕熱下注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濕熱下注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濕熱下注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數配比的藥材制備成:鴨跖草15份、八仙草15份、菝葜12份、筆筒草15份、草澤瀉12份、萆薢15份、石菖蒲15份、黃柏12份、車前子(包)15份、茯苓15份、丹參12份、蓮子心12份、地錦草15份、石韋12份、半枝蓮30份、鴨跖草20份、萹蓄12份、澤瀉12份、苦參12份、蒲公英18份、馬齒莧18份、鳳尾草18份、白花蛇舌草18份、蜈蚣12份、敗醬草18份、大薊9份、小薊12份、白茅根12份、茜草根12份、土茯苓15份、知母9份、龍膽草10份、山梔子9份、瞿麥9份、燈芯草12份、車前草15份、王不留行6份、滑石(包)12份、冰糖20份。
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材料
發明人2006年3月-2013年2月間共收集50例濕熱下注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門診患者,年齡3-48歲,病程2周。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20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
對照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7天。
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制得的膠囊,每日分早晚2次服用。療程7天。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1)痊愈: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
(2)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大部分好轉或明顯好轉;
(3)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癥狀如前,效果不明顯。
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
表1?兩組療效比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春英,未經胡春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652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