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撥叉的鍛造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54791.8 | 申請日: | 2014-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8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奎琦;夏長生;譚一農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昌利鍛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K7/12 | 分類號: | B21K7/12;B21J1/0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2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鍛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鍛造技術領域的工藝,尤其是一種撥叉的鍛造工藝。?
背景技術
???撥叉是汽車上的關鍵零件,由于其形狀的特殊性及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性,因而增加了其鍛造成型的困難。目前,國內外撥叉鍛件常規的工藝流程是:加熱、預鍛、終鍛、切邊、精整。該方案的缺點是:需要大噸位壓力機,能耗大、材料利用率低,造成鍛件成本高。以該方案的工藝流程所生產的鍛件容易出現夾污、充不滿等,缺陷廢品率達5%,而且原材料的利用率只有20%-30%,由于飛邊過大等原因,模具的壽命也只有在4000-5000件左右。上述問題,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了一種撥叉的鍛造工藝,使其利于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產,并減少了撥叉在鍛造過程中出現夾污、充不滿等現象,節約產品用料,提升產品模具的壽命。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撥叉的鍛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下料:通過鋸床鋸下一段金屬棒料;
(2)第一次加熱:控制金屬棒料溫度是一個重要的工序,合理的加熱能夠提高金屬棒料的塑性,降低變形抗力,利于后道的制坯,并獲得良好的鍛后組織,根據材料的不同,其鍛造加熱的范圍也不一樣,一般將金屬棒料加熱到1100℃—1200℃,并保溫規定的時間。
(3)鐓粗;
(4)壓方;
(5)制坯;
(6)模鍛;
(7)第一次切邊;
(8)拋丸和表面清理;
(9)第二次加熱:將上述鍛件加熱到900℃—1000℃,并保溫規定的時間;
(10)熱校正;
(11)第二次切邊;
(12)表面清理和拋丸;
(13)磁粉檢驗;
(14)拋丸和冷校正;
(15)檢驗;
(16)防銹處理;
(17)完成。
為了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于,所述步驟(2)和所述步驟(9)中采用變頻機或油爐加熱,采用變頻機加熱時保溫5分鐘到6分鐘,采用油爐保溫23分鐘到25分鐘。
為了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于,所述步驟(3)、步驟(4)、步驟(7)和步驟(11)均使用沖床來完成。
為了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于,所述步驟(8)和所述步驟(12)中,表面清理采用砂輪機,拋丸采用拋丸機。
為了獲得更好的技術效果,進一步的技術改進在于,所述步驟(10)和所述步驟(14)中的熱校正和冷校正均采用摩壓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坯料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從而減小了飛邊的大小,使得材料利用率從原來的30%左右提高到了70%,提升了40%左右,由于坯料減少,設備的打擊力也可以相應的減少,致使模具的壽命從原先的4000件左右提高到10000件左右,提升了近1.5倍。坯料合理分配后,由于飛邊的減少,金屬回流造成夾污以及鍛件部分充足而部分未充足等現象得以改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撥叉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一種穩固的撥叉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發明通過鍛造后制的撥叉。本發明提供一種撥叉的鍛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下料:通過鋸床鋸下一段金屬棒料,該金屬棒料用45鋼,選取的金屬棒料直徑為Φ80;
(2)第一次加熱:控制金屬棒料溫度是一個重要的工序,合理的加熱能夠提高金屬棒料的塑性,降低變形抗力,利于后道的制坯,并獲得良好的鍛后組織,根據材料的不同,其鍛造加熱的范圍也不一樣。采用變頻機將金屬棒料加熱到1100℃—1200℃,并保溫5分鐘到6分鐘,節拍20±5秒。
(3)鐓粗:采用160T沖床。
(4)壓方:采用160T沖床。
(5)制坯,采用250B空氣錘。
(6)模鍛,采用1000T摩壓機。
(7)第一次切邊,采用采用160T沖床,此時利用余熱。
(8)拋丸和表面清理,采用Q3210C拋丸機進行拋丸,并通過砂輪機進行表面清理;
(9)第二次加熱:采用油爐將金屬棒料加熱到900℃—1000℃,并保溫9分鐘到11分鐘。?
(10)熱校正,采用1000T摩壓機。
(11)第二次切邊,采用160T沖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昌利鍛造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昌利鍛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479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金剛石擴孔器的燒結工藝
- 下一篇:一種空氣錘漲圈材料的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