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蝕刻廢液萃取智能攪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54781.4 | 申請日: | 2014-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3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大鵬;馮英;鄧文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1/04 | 分類號: | B01D11/04;B01F7/18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匯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鄧曉安 |
| 地址: | 535008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蝕刻 廢液 萃取 智能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蝕刻廢液萃取智能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蝕刻廢液是印制電路板行業產生的重要污染物。蝕刻廢液中含有大量的銅,若處理不當,不僅對環境產生污染,同時也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雖然蝕刻廢液的傳統處理方法有很多,但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會產生二次污染、處理方法的成本很高,程序相對復雜,資源浪費嚴重等。對蝕刻液進行了資源循環利用的處理,以達到蝕刻液再生利用和萃取回收的目的,這對PCB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而在萃取的過程中,通過對蝕刻廢液和萃取劑的充分混合,是實現萃取的首要條件。但是目前的攪拌技術并不能使其達到有效地混合,影響了萃取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蝕刻廢液萃取智能攪拌裝置,以實現智能化控制,減少人為操作,并能達到充分的攪拌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蝕刻廢液萃取智能攪拌裝置,包括攪拌器和攪拌機;所述攪拌器頂部設有進料口I和進料口II,底部設有出料口;所述攪拌機包括驅動電機、攪拌軸以及攪拌葉;所述攪拌器為倒梯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所述驅動電機連接有控制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設有液晶顯示屏和按鍵模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所述按鍵模塊上設有開關KEY1以及設置攪拌時間增減的KEY2、KEY3。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說明,所述攪拌葉至少兩片。
本發明工作原理:往進料口I和進料口II分別加入蝕刻廢液和萃取劑,加入完畢后,接通攪拌機電源。通過按鍵模塊設置工作時間,KEY2為增加工作時間,KEY3為減少工作時間,在液晶顯示屏上可以顯示設置時間和工作時間,時間設置完畢,按下開關KEY1,攪拌機開始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再次按下KEY1,可以停止攪拌。攪拌器成倒梯形,使混合物集中,增加接觸面積,可以使混合物充分在底部混合;攪拌葉至少兩片,使攪拌更加充分,增加工作效率。攪拌完成后混合物通過出料口排出,繼續下一步的處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實現智能化控制,減少人為操作,并能達到充分的攪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按鍵模塊原理圖。
圖中:1-攪拌器;2-進料口I;3-進料口II;4-出料口;5-驅動電機;6-攪拌軸;7-攪拌葉;8-控制單元;9-液晶顯示屏;10-按鍵模塊。
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蝕刻廢液萃取智能攪拌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攪拌器1和攪拌機;所述攪拌器1頂部設有進料口I2和進料口II3,底部設有出料口4;所述攪拌機包括驅動電機5、攪拌軸6以及攪拌葉7;所述攪拌器1為倒梯形;所述驅動電機5連接有控制單元8,所述控制單元8設有液晶顯示屏9和按鍵模塊10。所述按鍵模10塊上設有開關KEY1以及設置攪拌時間增減的KEY2、KEY3。所述攪拌葉7為兩片。
本實施例工作原理:如圖1和圖2所示,往進料口I2和進料口II3分別加入蝕刻廢液和萃取劑,加入完畢后,接通攪拌機電源。通過按鍵模塊10設置工作時間,KEY2為增加工作時間,KEY3為減少工作時間,在液晶顯示屏9上可以顯示設置時間和工作時間,時間設置完畢,按下開關KEY1,攪拌機開始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再次按下KEY1,可以停止攪拌。攪拌器1成倒梯形,使混合物集中,增加接觸面積,可以使混合物充分在底部混合;攪拌葉7為兩片,使攪拌更加充分,增加工作效率。攪拌完成后混合物通過出料口4排出,繼續下一步的處理。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蝕刻廢液萃取智能攪拌裝置上所用的攪拌葉為四片,攪拌葉兩兩對稱,其余結構和工作原理與實施1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47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