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蒜間套菜用糯甜玉米、夏秋大白菜間套甘藍一年兩季四收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54772.5 | 申請日: | 2014-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7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孟平紅;文林宏;郭驚濤;李桂蓮;王天文;李瓊芬;蔡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園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6 貴州省貴陽市小***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蒜 間套菜用糯 甜玉米 大白菜 甘藍 一年 兩季四收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大蒜間套菜用糯甜玉米、夏秋大白菜間套甘藍一年兩季四收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貴州屬于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省份,耕地面積小且零星分散、土壤瘠薄,推廣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產業化難度較大,因此農業單產及生產效率低,農民收入較低。貴州省大方縣、納雍縣、福泉市、惠水縣等縣市多數為少數民族聚居地,長期以來這些貧困地區農業傳統種植模式是糯玉米、大蒜、甘藍、大白菜等的單作,畝產量分別是1000、700、4300、5000kg左右,畝產值分別只有2000、2800、3500、3000元。如何在單位面積上調整種植結構,采取間套作或一年多季蔬菜高效種植模式,增加復種指數,盡可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成為貴州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現有技術中,有一些糧菜套作的模式,例如與本發明最接近的河西地區大蒜、玉米、甘藍三茬套種模式,可每畝收獲蒜頭600~700kg,產值1400元,蒜苔550~650kg,產值1500元,玉米500kg,產值400元。甘藍1500kg,產值750元,合計4150元,除去成本800元,純收入3250元,比傳統單作種植方式增收2000元。大蒜在10月中上旬播種,按100~ll0cm?為一帶,株距l0~15cm,行距15~20cm,種5~6行。帶間距(玉米占帶)60cm。玉米在4月上旬播種,在帶間種2行玉米,行距30~40cm,株距20~25cm。待5月上旬大蒜收獲后,在大蒜茬上播種夏秋甘藍,9月下旬收獲。大蒜選擇北京紫皮蒜,玉米選擇豫玉22號,甘藍選擇中甘16號、京甘1號等。此模式的玉米是種在大蒜帶與大蒜帶之間60cm的帶間,甘藍是在大蒜收獲后種在大蒜帶上,而玉米采收后帶間土地是閑置的,未能充分利用。且玉米4月上旬才播種,屬正季栽培,經濟效益不如春早熟反季節栽培,玉米品種豫玉22號為普通雜交種,產值也不如菜用糯(甜)玉米。該模式屬一年2季3收,效益比較好,但總產值不及一年2季4收模式。
陳進維報道的“春玉米套大蒜”模式,一般畝產大蒜600公斤、玉米500公斤,比單作玉米畝多收500~800元。大蒜在日平均氣溫3℃以上即可播種,玉米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種。132厘米一帶,每帶內種大蒜3行、玉米2行,大蒜行距20厘米,玉米行距40厘米,大蒜與玉米的行距為26厘米。大蒜播深2~3厘米,株距10~12厘米;玉米株距27~30厘米,每畝3700株左右。大蒜選用紫皮大蒜,玉米選用掖單13、中單2號。此模式是一季兩收,玉米和大蒜收完就不再種植第二季蔬菜了,總產值不夠高;且玉米選用掖單13、中單2號、酒單二號都是一般雜交種,不如菜用糯(甜)玉米的產值高。
李均平報道在種植春玉米的川塬灌區推廣“春甘藍—玉米—大蒜高效間套栽培模式”,春甘藍在12月25日至翌年元月15日開始育苗,3月20日至4月10日定植,5月20日至6月10日陸續采收上市。玉米在4月20日至5月10日進行點播,收獲期同大田玉米。大蒜8月中旬在玉米行間均勻點播,翌年5月上旬開始采收蒜薹,5月下旬采收蒜頭。采用130?cm寬帶型,實行寬窄行地膜覆蓋,窄行距50?cm,寬行距(空帶)70cm,窄帶地膜覆蓋,膜上定植甘藍,地膜兩側種植玉米,寬帶栽植大蒜。甘藍株距25~27?cm,窄行距50?cm,每畝4?200~4?400株。玉米在地膜兩側兩棵甘藍中間進行點播,每畝2?800~3?200株。大蒜在玉米的空帶間進行栽植,每個空帶栽種4行,株行距15×15?cm?,每畝30?000株左右。甘藍選用中甘l1號、8398;玉米選用豫玉22、沈單10號;大蒜選用白皮蒜。此模式實際在70cm寬行露地上是一年1季大蒜,8月中旬播種,5月上旬采收蒜薹,5月下旬收蒜頭,但5月底至8月上旬土地是閑置的;50cm窄行上采用地膜甘藍套玉米的模式,即在地膜兩側是甘藍套種玉米,兩棵甘藍中間點播玉米;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甘藍,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玉米,8月上旬采收,地膜兩側甘藍套種玉米的區帶于8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土地也是閑置的,未能充分利用。且玉米選用豫玉22、沈單10號,都是普通雜交種,產值不如菜用糯(甜)玉米的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園藝研究所,未經貴州省園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477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富硒杏鮑菇的栽培及成份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蘿卜的高產培育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