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藥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51650.0 | 申請日: | 2014-07-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621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解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解程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0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鄭晉周 |
| 地址: | 0369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慢性 萎縮 胃炎 藥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
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慢性胃炎的一種,以胃黏膜固有腺體萎縮,黏膜變薄,黏膜肌層變厚,胃酸分泌減少,或伴有腸上皮化生或假幽門腺化生為其病理特點,以上腹部疼痛、脹痛、噯氣、納呆、日久不愈則消瘦、乏力為主要表現。纖維胃鏡及病理檢查是本病確診及分型的最主要依據。屬于中醫學“胃痞”、“胃脘痛”、“嘈雜”、“痞脹”、“嘔吐”等范疇。中醫學認為本病病因不外乎飲食不節、情志所傷與脾胃虛弱。脾胃虛弱、升降失常為其基本病因病機。脾胃為倉廩之官,主受納及運化水谷。《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提到“人以水谷為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等理論說明脾胃的重要作用,即“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飲食內傷,情志不暢,傷肝損脾為其主要病理因素。本病多數為虛實夾雜。
臨床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較為棘手,一般的治療口服活血止痛類藥物或含激素類藥,治標不治本,達不到治療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藥物。
本發明技術方案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藥為原料制備而成的:
黨參9-15份、茯苓6-12份、白術9-15份、柴胡6-12份、枳實9-15份、白芍9-15份、當歸6-12份、丹參9-15份、土元6-12份、郁金6-12份、木香3-9份、砂仁3-9份、炙甘草6-12份、佛手6-12份、半夏6-12份、秫米12-18份、上述每份為1克。
本發明的藥物最佳重量配比為:
黨參12份、茯苓9份、白術12份、柴胡9份、枳實12份、白芍12份、當歸9份、丹參12份、土元9份、郁金9份、木香6份、砂仁6份、炙甘草9份、佛手9份、半夏9份、秫米15份、上述每份為1克。
可以將上述藥物制成藥劑學上的任何一種內服劑型,本發明優選的劑型是湯劑。
本發明的藥物的具體制備方法是將上述藥物第一劑加水700毫升煎至200毫升,第二劑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
使用方法是將煎好的湯劑口服,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中醫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應以健脾益氣和胃、疏肝理氣、活血止痛為治療原則。方中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半夏、秫米健脾益氣和胃;柴胡、枳實、郁金、木香、砂仁、佛手疏肝理氣;當歸、丹參、土元、白芍活血止痛;上述藥物配伍使用,協同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發明的藥物療效好、見效快、服用方便、無副作用,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為進一步證明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200例患者對本發明藥物進行臨床觀察。
例病人中,一個月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痊愈者100例,二個療程痊愈者60例,二個療程以上痊愈者36例,無效4例。全部使用本發明進行治療,每日一劑,每日兩次,早晚空服。?????
療效標準:顯效:上腹部疼痛、脹痛、噯氣、納呆、乏力癥狀消失;有效:上腹部疼痛、脹痛、噯氣、納呆、乏力癥狀緩減或消失;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表1??治療后統計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解程,未經解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5165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