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解電絮凝污水處理裝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8525.4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18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宛金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宛金暉 |
| 主分類號: | C02F1/463 | 分類號: | C02F1/46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解 絮凝 污水處理 裝置 使用方法 | ||
1.一種電解電絮凝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由污水收集池、粉碎均質泵、配水器、電解罐、電絮凝罐、鹽水儲存罐、鹽水泵、沉淀澄清池、中和池、排泥槽、①閥、②閥、③閥、④閥、⑤閥構成;
所述電解電絮凝污水處理裝置,其污水收集池、粉碎均質泵、配水器、①閥、電解罐、⑤閥、沉淀澄清池、中和池依次由管道固定連接,其配水器、③閥、電絮凝罐、沉淀澄清池依次由管道固定連接,其鹽水儲存罐、鹽水泵、②閥、①閥與電解罐之間的連接管道依次由管道固定連接,其粉碎均質泵與污水收集池由回流管道固定連接,其沉淀澄清池與排泥槽由管道固定連接,其電解罐、④閥、電絮凝罐依次由管道固定連接,其⑤閥、電絮凝罐、沉淀澄清池三者之間的管道上固定連接有三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解電絮凝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收集池、沉淀澄清池、中和池均為池狀結構,所述粉碎均質泵為進行粉碎且均質的泵,所述配水器為以調節固液含量多少進行分配的裝置,所述電解罐、電絮凝罐均為設置有陰陽極的罐狀結構,所述鹽水儲存罐均為罐狀結構,所述鹽水泵為泵狀結構,所述排泥槽為槽狀結構,所述①閥、②閥、③閥、④閥、⑤閥均為閥門。
3.一種電解電絮凝污水處理裝置的使用方法,應用所述的電解電絮凝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
污水均質:對含有顆粒狀物質的污水從污水收集池經粉碎均質泵進行粉碎后,一部分向配水器流動、一部分回流至污水收集池,在污水進行粉碎均質且回流循環至污水收集池的狀態下、使流向配水器的污水在經過粉碎后達到均質——即流向配水器的污水為均質污水;對均質污水選擇以下電解電絮凝串聯法、電絮凝污水電解鹽水法、電解電絮凝并聯法中的一種方法:
(1)、電解電絮凝串聯法:開啟①閥②閥、關閉③閥,使均質后的污水與鹽水混合后進入電解罐、且經電解產生次氯酸鈉生成電解水,之后開啟④閥關閉⑤閥、使電解水進入電絮凝罐生成電絮凝水,電絮凝水進入沉淀澄清池進行污泥收集和水超標氯的中和,污泥經排泥槽廢棄、達標水排放或作他用;
(2)、電絮凝污水電解鹽水法:關閉①閥④閥、開啟③閥,使均質后的污水進入電絮凝罐生成電絮凝水后進入沉淀澄清池,在開啟③閥的同時開啟②閥⑤閥,此時,污水并不進入電解罐、僅使鹽水進入電解罐生成高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同時進入沉淀澄清池,電絮凝水與高濃度的次氯酸鈉溶液在沉淀澄清池中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后進行污泥收集和水超標氯的中和,污泥經排泥槽廢棄、達標水排放或作他用;
(3)、電解電絮凝并聯法:同時開啟①閥②閥③閥⑤閥、關閉④閥,這樣,由配水器分配出適宜采用電解的污水與鹽水混合后經電解罐電解進入沉淀澄清池的同時,由配水器分配出適宜采用電絮凝的污水經過電絮凝罐電絮凝后也同時進入沉淀澄清池,通過沉淀澄清池進行污泥收集和水超標氯的中和,污泥經排泥槽廢棄、達標水排放或作他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電解電絮凝污水處理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罐在電解過程中適時進行電解排氣,所述電絮凝罐在電絮凝過程中適時進行電絮凝排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宛金暉,未經宛金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852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