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隧道吸音板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48516.5 | 申請日: | 2014-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6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如舟;劉茂剛;洪波;王勝軍;楊昌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新宇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48 | 分類號: | C08G18/48;C08G18/42;C08K3/34;G10K11/1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隧道 吸音 板材 料及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吸音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原料來源廣、制造方便、吸音效果好且價格低廉的新型隧道吸音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噪聲污染已成為當今世界污染的三大問題之一,對人、動物、儀器儀表以及建筑物均構成危害,妨害人們正常生活,并可能對設備儀器等的使用壽命造成影響。其危害程度主要取決于噪聲的頻率、強度及暴露時間。除聲降噪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有關高科技、環境以及人類協調發展繼續解決的重要課題,對吸聲材料的研究也演變成一個重要課題。?
隧道是在既有的建筑或土石結構中挖出來的通道,可給行人、自行車、一般道路交通、機動車、鐵路交通、或運河使用。在各種車輛事故中,隧道火災事故搶救最難、中斷行車時間最長、經濟損失也最大。因此,對于隧道材料的要求也較高,其中包括必需是不能燃燒的材料、無毒的材料、不能產生粉塵等造成二次污染、需要使用環保產品、必需能用水沖洗、必需要經久耐用、必需能夠承受極大的風壓等要求。目前的隧道吸聲材料主要有珍珠巖吸音板和發泡鋁吸音板,泡沫類吸音材料均為泡沫金屬材料,這兩類材料吸音性能較為優越,但這類材料的價格較為昂貴。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原料來源廣、制造方便、吸音效果好、價格低廉的新型隧道吸音板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新型隧道吸音板材料,其特征是由多元醇、催化劑、異氰酸酯化合物和沙子組成,
其中,所述多元醇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與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
所述聚酯多元醇為醇和酸在鈦酸酯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出分子量為300-2000,官能度為2-4的聚酯多元醇,所述醇為下列之一或任意幾中醇的混合物: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所述酸為下列之一或任意幾種醇的混合物:己二酸、癸二酸、馬來酸酐、富馬酸、丁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十二碳二酸;
所述聚醚多元醇為:聚醚分子量200-2000,官能度2-4,EO/PO=0-50/100;
所述催化劑由一種催化劑或幾種催化劑的混合物加入到一種催化劑溶劑或幾種催化劑溶劑的混合物中混合而成,其中,催化劑為:有機錫類催化劑、胺類催化劑、有機鉍催化劑;催化劑用溶劑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酸乙酯、丙酮、丁酮、甲苯、乙酸丁酯、甲酸甲酯;
所述異氰酸酯化合物為: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多亞甲基多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與多羥基化合物的之一或任意幾種組合的混合物。
所述沙子的粒徑小于10目。
新型隧道吸音板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驟:
(1)將沙子在90-120℃干燥1小時以上,測水分小于0.1%時出料;
(2)將部分多元醇與催化劑混合均勻作為A組分,將異氰酸酯化合物混合均勻作為B組分,或將異氰酸酯化合物與剩余的多元醇以一定比例反應后的預聚體作為B組分;
(3)將A、B組分按照加入到沙子中,攪拌均勻,然后轉入到溫度為60-100℃的模具中,合模后,熟化10-60分鐘,然后開模在室溫熟化24小時后成型。
本發明的效果是:
本發明的隧道吸音板由雙組份聚合物與具有合適粒徑的沙子混合均勻后,轉移到模具中模壓成型,然后在一定溫度下固化,制品是一定厚度多孔狀板材。具有優異的強度、吸音效果、耐水解性能、耐高低溫老化性。是交通隧道內壁、高檔會議室、影劇院、禮堂等場所的理想吸音材料。
下面結合不限定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新型隧道吸音板材料,由多元醇、催化劑、異氰酸酯化合物和沙子組成,
其中,所述多元醇為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與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
所述聚酯多元醇為醇和酸在鈦酸酯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出分子量為300-2000,官能度為2-4的聚酯多元醇,所述醇為下列之一或任意幾中醇的混合物: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所述酸為下列之一或任意幾種醇的混合物:己二酸、癸二酸、馬來酸酐、富馬酸、丁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酐、十二碳二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新宇田化工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新宇田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85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