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垂直冷卻板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48200.6 | 申請日: | 2014-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40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向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9/347 | 分類號: | C03B9/347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華 |
| 地址: | 3132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垂直 冷卻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瓶生產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垂直冷卻板。?
背景技術
在玻璃瓶的生產制造過程中,需要將熔制好的玻璃液注入成型模具使得玻璃瓶初步成型然后進行冷卻,這里所述的成型模具包括成模以及與成模底部配合的底模;為了使得初步成型的玻璃瓶進行快速冷卻,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為側壁冷卻和垂直冷卻,由于垂直冷卻是在靠冷卻風從模底板進入,穿過成型模具內,可以達到快速冷卻的目的,其結構是在模底下方配合穿有氣眼的模底板,在模底板的下方設置有風箱。?
具體地說,如圖1-2所示,目前模底板1上所采用的氣眼多為孔形氣眼12,孔形氣眼12直徑較小,風量不足,不能較快的對玻璃瓶進行冷卻成形,同時目前采用的模底板1板厚較薄,一般為8mm左右,又由于設置在模底和風箱之間,很容易產生形變,導致使用壽命較短,更換周期變短,增加了玻璃瓶的生產成本;模底板一般通過螺絲固定在風箱上,由于現有技術中模底板板厚較薄,螺絲的頭部凸出于模底板表面,影響了換產,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
為了解決目前市場上此類冷卻板壽命短、且影響生產效率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耐用且能提高生產效率的垂直冷卻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種耐用且能提高生產效率的垂直冷卻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垂直冷卻板,在模底板上設有多個條形氣眼,每個條形氣眼均為一整個鏤空的氣眼,所述模底板的厚度為12~20mm,且在所述模底板上開有多個沉頭孔。采用了這樣的技術方案,使得可以增加風量,提高冷卻速度;但同時鏤空面積加大,使得模底板容易變形,對應的解決方案是增加其厚度,加強了模底板的牢固程度,不易變形,提高了使用壽命;同時其厚度的增加又可以將固定孔位設置為沉頭孔,從而可以隱藏螺絲頭,使整體更加美觀。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環環相扣,一舉多得,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
作為優選,所述的模底板由球墨鑄鐵制成。球墨鑄鐵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為一種堅固耐用的垂直冷卻板。模底板的厚度設置為12~20mm之間,以及模底板采用球墨鑄鐵制成,均加強了模底板的牢固程度,不易變形,在降低了成本同時又提高了使用壽命;在加厚了的模底板上設置沉頭孔,使得螺絲沉在沉頭孔內而不凸出于模底板表面,方便了換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模底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面的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中模底板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B面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實施例:一種垂直冷卻板,如圖3-4所示,包括模底板1,在模底板1上設有多個條形氣眼11,每個條形氣眼11均為一整個鏤空的氣眼,模底板1的厚度為16mm,且模底板1由球墨鑄鐵制成。?
模底板1一般通過螺絲固定在風箱上,由于現有技術中模底板1板厚較薄,螺絲的頭部凸出于模底板1表面,影響了換產,降低了生產效率,為了使得螺絲不凸出于模底板1表面,方便換產,在加厚了的模底板1上設置沉頭孔14,使得螺絲沉在沉頭孔14內而不凸出于模底板1表面,方便換產。?
采用了這樣的技術方案,使得可以增加風量,提高冷卻速度;但同時鏤空面積加大,使得模底板1容易變形,對應的解決方案是增加其厚度,加強了模底板1的牢固程度,不易變形,提高了使用壽命;同時其厚度的增加又可以將固定孔位設置為沉頭孔14,從而可以隱藏螺絲頭,方便換產,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使整體更加美觀。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環環相扣,一舉多得,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德清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82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渣再利用型玻璃陶瓷
- 下一篇:節能型污水污泥無害化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