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7675.3 | 申請日: | 2014-07-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9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龐明軍;張晶;沈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0/00 | 分類號: | G01M10/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華;任曉嵐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捕捉 氣泡 聚合 過程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泡聚合發生裝置和用于記錄和分析氣泡聚合發生裝置內氣泡運動過程的拍攝及數據處理設備;
所述的氣泡聚合發生裝置包括,密封的充液容器(1)、充液管(5)、若干滴液管(2)和進氣管(3),所述的充液管(5)安裝在充液容器(1)上部并與充液器內部連通,所述充液管(5)上設置有閥門(51);所述滴液管(2)開口向下安裝在充液容器(1)底部,用于在重力作用下將充液容器(1)內液體排出,所述滴液管(2)上安裝有調節閥(4);所述的進氣管(3)與滴液管(2)連通作為滴液管(2)的支管,其開口端與大氣連通,且其高度高于充液容器(1)中液體的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液容器(1)為透明的方形容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液管(2)數量為兩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液容器(1)上部安裝有壓力計(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拍攝及數據處理設備包括高速相機(9)、用于處理高速相機(9)所捕捉到的數據的計算機(10)和用于輔助高速相機(9)拍攝的輔助光源(12),所述高速相機(9)與計算機(10)傳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液容器(1)底部具有開口,所述開口內安裝有底部接管(11),所述底部接管(11)內塞有橡皮塞(13);所述滴液管(2)上部為錐形管道(21)、下部為等直徑圓管(22),滴液管(2)上部錐形管道(21)插入并穿過橡皮塞(13)使滴液管(2)與充液容器(1)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管(3)開口端設置有空氣過濾器(7)。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管(3)開口端安裝有圓筒形座(31),所述的空氣過濾器(7)安裝在圓筒形座(31)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泡聚合發生裝置還包括用于支撐充液容器(1)的支架(8)。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裝置捕捉氣泡聚合過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關閉滴液管(2)上的調節閥(4),打開充液管(5)上的閥門(51)向充液容器(1)中注入液體;
(2)關閉充液管(5)上的閥門(51),打開滴液管(2)上的調節閥(4),同時開啟拍攝及數據處理設備,使液體在重力作用下從充液容器(1)中滴出,空氣從進氣管(3)進入充液容器(1)形成氣泡,拍攝及數據處理設備即可捕捉到并分析氣泡運動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767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