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7145.9 | 申請日: | 2014-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6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彭萬喜;張黨權;張仲鳳;李凱夫;李年存;武書斌;鄧和平;肖竹平;陳洪;江新喜;歐陽輝;張明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萬喜 |
| 主分類號: | B01J20/30 | 分類號: | B01J20/30;B01J20/24;B01D53/7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鄧建輝 |
| 地址: | 410004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附 分解 甲醛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利用生物氧化酶、活性炭制備凈化甲醛的炭包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甲醛,無色水溶液或氣體。有刺激性氣味。能與水、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按任意比例混溶。液體在較冷時久貯易混濁,在低溫時則形成三聚甲醛沉淀。蒸發時有一部分甲醛逸出,但多數變成三聚甲醛。該品為強還原劑,在微量堿性時還原性更強。在空氣中能緩慢氧化成甲酸。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內達到一定濃度時,人就有不適感,大于0.08m3的甲醛濃度可引起眼紅、眼癢、咽喉不適或疼痛、聲音嘶啞、噴嚏、胸悶、氣喘、皮炎等。新裝修的房間甲醛含量較高,是眾多疾病的主要誘因。
甲醛濃度過高會引起急性中毒,表現為咽喉燒灼痛、呼吸困難、肺水腫、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皮炎、肝轉氨酶升高、黃疸等。長期接觸甲醛可引發呼吸功能障礙和肝中毒性病變,表現為肝細胞損傷、肝輻射能異常等。特別是2010年來,發現甲醛能引起哺乳動物細胞核的基因突變、染色體損傷、八斷裂。甲醛與其他多環芳烴有聯合作用。研究動物發現,大鼠暴露于每立方米15μg甲醛的環境中11個月,可致鼻癌。美囯囯家癌癥研究所2009年5月12日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頻繁接觸甲醛的化工廠工人死于血癌、淋巴癌等癌癥的幾率比接觸甲醛機會較少的工人高很多。研究人員調查了2.5萬名生產甲醛和甲醛樹脂的化工廠工人,結果發現,工人中接觸甲醛機會最多者比機會最少者的死亡率高37%。研究人員分析,長期接觸甲醛增大了患上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性白血病等特殊癌癥的幾率。
而目前絕大部分室內甲醛嚴重超標,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在全面分析《一種人造板甲醛消除劑及制備方法》(申請號:02138527.0)、《甲醛去除劑》(申請號:01133329.4)等2200多項發明專利的基礎上,本發明申請人在系統研究活性炭、生物氧化酶基礎上,發現活性炭吸附治理甲醛,易飽和毒化,除醛效果不佳,成本高;而生物酶中某些氧化酶可以降解、分解甲醛,其必要條件是充分接觸甲醛,才能發揮作用。本發明人耗資幾百萬進行了數以萬計試驗,發現了甲醛釋放與轉化規律,研制出凈化甲醛的炭包,為甲醛污染治理、保障人體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易于實現、操作方便、生產成本低的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制備方法,是由以下二個步驟組成:
第一步是生物氧化酶制備,按照質量比m?L-α-羥基酸氧化酶:m環氧化酶:m酚氧化酶=100:5~9:1.5~7.5,將L-α-羥基酸氧化酶、環氧化酶、酚氧化酶進行均勻混合,制得生物氧化酶;
第二步是凈化甲醛的炭包制備,在生物氧化酶霧化密室中,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酶,在生物氧化酶吸附量達活性炭吸附飽和值的15%~30%時,取出活性炭,用單層細紗布袋,每袋容量100g~250g,即得能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其中活性炭活化溫度達850℃~1000℃,總表面積為1200㎡/g~2000㎡/g,碘值為700mg/g~900mg/g。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制備方法,易于實現,操作方便,生產成本低。根據甲醛釋放、吸附、生物氧化分解的規律,研制出的炭包可自發吸附、氧化分解甲醛,為甲醛污染治理、保障人體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
綜上所述,本發明是一種易于實現、操作方便、生產成本低、的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制備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給出的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清楚地理解本發明,但下述實施例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吸附、分解甲醛的炭包制備方法,是由以下二個步驟組成:
第一步是生物氧化酶制備,按照質量比m?L-α-羥基酸氧化酶:m環氧化酶:m酚氧化酶=100:5:5.0,將L-α-羥基酸氧化酶、環氧化酶、酚氧化酶進行均勻混合,制得生物氧化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萬喜,未經彭萬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714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