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水橫向多級AO-豎向AAO的生態組合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7052.6 | 申請日: | 2014-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93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詩恬;陳云;張武剛;陳榮;盛利;林玉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禾元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橫向 多級 ao 豎向 aao 生態 組合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污染治理領域,特別是涉及污水橫向多級AO-豎向AAO的生態組合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生物脫氮的機理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氨態氮轉化為N2和NOx的過程。生物脫氮方式主要包括傳統的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反硝化、厭氧氨氧化等,在自然界氮素轉化過程中,這幾種生物脫氮方式同時發生作用。?
對于傳統硝化反硝化方式生物脫氮,一般包括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需要在兩個隔離的反應器中進行,或在時間、空間上造成交替缺氧和好氧環境的同一個反應器中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實現多級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污水中總氮及硝態氮。?
為了解決這一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污水橫向多級AO-豎向AAO的生態組合處理系統,至少包括生態池,所述生態池內設有布水渠、組合生態區、集水導流渠、混凝反應區、植物過濾沉淀區和出水渠,污水依次經過所述布水渠、組合生態區、集水導流渠、混凝反應區、植物過濾沉淀區和出水渠,所述?組合生態區沿豎向從下而上依次區分為污泥穩定區、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所述組合生態區內還間隔排布若干生態組合單元,單個所述生態組合單元包括了曝氣裝置和回流模塊,通過若干所述曝氣裝置的曝氣口位置的排布實現豎直向溶解氧的含量的變化,進而區分所述好氧區、缺氧區和厭氧區,所述回流模塊用以實現缺氧區與好氧區之間混合液的回流,若干所述生態組合單元包括缺氧型單元模塊和好氧型單元模塊兩類。?
每個所述生態組合單元均還包括了支架,所述缺氧型單元模塊和好氧型單元模塊中的支架上分別設有不同的填料,所述曝氣裝置和回流模塊安裝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組合生態區內還設有進氣主管,所述進氣主管與所述曝氣裝置和回流模塊連接。?
所述生態池底部還包括池底結構,所述組合生態區、混凝反應區和植物過濾沉淀區均位于所述池底結構上側,所述池底結構外周設有周邊結構,所述布水渠、集水導流渠和出水渠布設于所述周邊結構上。?
所述周邊結構采用放坡,且坡度不大于1:1.25。?
所述組合生態區內還設有縱向隔斷結構,所述布水渠與集水導流渠分置于所述組合生態區的兩側,所述縱向隔斷結構沿自所述布水渠一端至所述集水導流渠一端設置;所述縱向隔斷結構下端與所述生態池的池底連接,上端與所述生態池等高。?
所述組合生態區內還設有橫向隔斷結構,所述橫向隔斷結構垂直于所述縱向隔斷結構,所述橫向隔斷結構的下端與所述生態池的池底連接,上端低于所述縱向隔斷結構。?
所述的污水橫向多級AO-豎向AAO的生態組合處理系統還包括布水系統,?所述布水系統包括:布水管,用以將所述布水渠中的污水自所述生態組合區的底部排入所述生態組合區內。?
所述混凝反應區內投有高分子聚合鐵鹽或者鋁鹽,通過機械或者空氣攪拌實現藥劑混合。?
所述組合生態區和植物過濾沉淀區的水面分別布置不同的浮動生物濾床。?
經本發明研究,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是指硝化與反硝化反應同時在同一反應器內完成。由于污水混合不均或充氧不均,反應器內溶解氧分布不勻,反應器局部存在缺氧區域,為反硝化菌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另外,菌膠團/污泥內外層存在著溶解氧分布梯度,內部出現缺氧厭氧區,也會發生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
故而,本發明在生物脫氮理論的基礎上,開發了污水橫向多級AO-豎向AAO的生態組合處理系統。污水依次經過布水渠、組合生態區、集水導流渠、混凝反應區、植物過濾沉淀區、出水渠;組合生態區豎向從下而上依次為污泥穩定區、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通過組合生態單元設計實現多級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污水中總氮及硝態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生態池上層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組合生態區的豎向分區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生態池中層的平面圖;?
圖4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生態池底層的平面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回流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Ⅰ-污泥穩定區、Ⅱ-厭氧區、Ⅲ-缺氧區、Ⅳ-好氧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禾元環保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禾元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705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