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45565.3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46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培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培礎 |
| 主分類號: | F03G3/00 | 分類號: | F03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吳開磊 |
| 地址: | 317700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山體 發電 裝置 | ||
1.一種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巖防壓碎傳重板、滑動桿、電動機、發電機、抬山杠和至少一個套環圈;
所述電動機連接所述滑動桿的一端,能夠帶動所述滑動桿轉動;
所述套環圈與所述滑動桿同軸;
所述套環圈的內壁上設置有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
所述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與套環圈的連接點位于所述套環圈的任一直徑兩端;
所述第一軸承的中心軸與所述第二軸承的中心軸平行設置,且均與所述套環圈的中心軸的夾角為銳角;
所述第一軸承的中心軸與所述第二軸承的中心軸所構成的平面與所述套環圈的中心軸平行;
所述第一軸承與所述第二軸承均與所述滑動桿轉動連接且相切設置;
所述固巖防壓碎傳重板直接設置在所述套環圈的上方,與所述套環圈連接,使所述套環圈能在所述滑動桿上來回滑動;
所述滑動桿的兩端的所述套環圈分別連接發電機,用于給所述發電機提供發電的動力;
所述抬山杠設置在所述固巖防壓碎傳重板上,同時都安裝在被鑿開的山體基部空腔內;
所述滑動桿及其套裝在滑動桿上的套環圈均作雙套配置,分別設置在山體兩側,每側各一套成對稱分布,并通過所述抬山杠下伸的傳重柱連接兩個套環圈下方的傳重滑動板,然后鑿開山體全部臨時支撐巖體,使山體上部的大部分重力都傳達到抬山杠上,小部分重力傳達在套裝在抬山杠上的大軸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巖防壓碎傳重板設置在所述套環圈上方,且所述固巖防壓碎傳重板底部設置有滑槽,能使安裝在所述套環圈上方的滑動軸承在所述滑槽內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巖防壓碎傳重板架空設置在所述套環圈上方,且所述固巖防壓碎傳重板下方設置有下伸的傳重柱,通過設置在所述傳重柱末端的軸承與設置在兩個套環圈下方的傳重連接滑板連接,以傳達重力,同時又使所述套環圈能在所述滑動桿上來回滑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山杠及其套裝在其上的系列大軸承,通過設置在山體鑿開部上、下的兩片固巖防壓碎傳重板,并通過抬山杠兩端將被鑿開全部臨時支撐巖體的山體上部的大部分重力都傳達到兩側的所述套環圈上,以使所述套環圈能在所述滑動桿上來回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環圈的任一直徑的兩端向內分別設置有安裝部;
所述第一軸承和所述第二軸承分別設置在兩個所述安裝部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機與所述滑動桿通過聯軸器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環圈通過滑動搖桿結構和萬向節與發電機連接,給所述發電機提供動力。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環圈為多個,且多個所述套環圈分為兩組,分別在所述滑動桿上向兩端滑動。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山體重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桿為多根平行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培礎,未經陳培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556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