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折疊童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44540.1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70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27 |
| 發明(設計)人: | 朱開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開一 |
| 主分類號: | B62K9/00 | 分類號: | B62K9/00;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3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疊 童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折疊童車,尤其是一種推騎兩用的折疊童車。
背景技術:
現有一些折疊童車大多用于推行漫步,以半小時推行計,其步行離家半徑一般不超過1公里范圍,如果騎行,雖然可以大大增加離家半徑,但是整車家里收藏體積太大,不太符合城市公寓住宅面積有限的現狀。
本發明試圖同時滿足慢速推行、快速騎行、折疊收藏三個目的的折疊童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披露了一種折疊童車,具有從最長展開騎行態到半長推行態到完全折疊收藏態三種結構形式,包括具有前輪的繞三橫軸樞接縱向折疊的側視可折疊前三角形童車架與具有縱向可調后輪的后車架兩部分,前車架有騎行把手,還有騎座,位于前端的前輪和后端的后輪至少有一為左右兩輪,后輪具有驅動裝置,還有將其鎖定在展開狀態的鎖定結構,整車至少有一付避震裝置和至少一付滑桿/滑腔配合的滑動結構,其特征在于:前、后車架通過雙豎向桿連接,前豎向桿構成前三角形之豎邊,與前斜邊、前下邊均橫軸樞接,前三角形與前豎向桿、后車架與后豎向桿、雙豎向桿之間的三種連接之一為可轉動豎軸樞接構成轉向結構。采用這樣結構的折疊車解決了三個問題,提供了完全展開態的快速騎行結構,也提供了后車輪縱向調節、前車展開的半長漫步推行結構,還有利用轉向結構的全折疊收藏狀態,具有高度的轉換靈活性。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適應三種使用方式的三重折疊,次要目的是后輪縱向調節時盡量減少對前車姿態的影響,保持前車慢速推行時的高度、傾角等姿態基本穩定。
本說明書中,縱向指的是平行紙面的水平方向,從右到左為前進方向,橫軸指的是垂直紙面方向,騎行把手就是垂直紙面的橫軸方向,一般來說童車架上具有容納嬰童位置的嬰童藍,嬰童藍或置于前斜邊之上,或置于前斜邊構成的框內,當然本發明也可以用作為殘疾人車的主骨架,本發明強調的是側視橫軸樞接三角形的受力結構,實際三角形的邊可以是直桿件、弧形桿件、S型桿件甚至L型桿件,而三角形之斜邊、下邊的正面視圖則可為獨桿件或者封閉矩形框架桿件或者一側開口的U型框架桿件,只要他們之間是通過三個橫軸樞接即構成本發明所說可折疊三角形,避震裝置一般為螺旋或者氣壓或者液壓彈簧,布置在底部承拉或者其他承壓位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展開行駛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若干折疊方式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若干展開鎖定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若干十字軸座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鎖定夾圈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示意圖。
1-前輪,2-后輪,3-安全輪,4-前斜邊,5-前下邊,6-后斜邊,7-后下邊,8前豎向桿,9-后豎向桿,10-縱向滑腔,11-十字軸座,12-嵌入缺口,13-鎖定夾圈,14-折疊桿,15-直桿保持鎖定結構,16-垂直保持鎖定結構,17-折疊把手,18-嬰童藍,19-支撐桿,20-軸孔,21-圓滑腔,22-非圓滑腔。
E-前三角形之上樞軸,F-前三角形之下樞軸,G-前三角形之前樞軸,L-后三角形之上樞軸,M-后三角形之下樞軸,N-后三角形之后樞軸,H-前輪承力軸,J-后輪軸,P-后斜邊折疊橫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5對本發明作出更詳細的說明,一種折疊童車,具有從最長展開騎行態到半長推行態到完全折疊收藏態三種結構形式,包括具有前輪1的繞三橫軸E、F、G樞接折疊的側視可折疊前三角形ΔEFG童車架與具有可調后輪2的后車架兩部分,前車架有騎行把手,還有騎座,位于前端的前輪1和后端的后輪2至少有一為左右兩輪,后輪2具有驅動裝置,還有將其鎖定在展開狀態的鎖定結構,整車至少有一付避震裝置和至少一付滑桿/滑腔配合的滑動結構,其改進在于:前、后車架通過雙豎向桿8、9連接,前豎向桿8構成前三角形ΔEFG之豎邊,與前斜邊4、前下邊5均橫軸E、F樞接,前三角形ΔEFG與前豎向桿8、后車架與后豎向桿9、雙豎向桿8、9之間的三種連接之一為可轉動豎軸樞接構成轉向結構。采用這樣結構的折疊車解決了三個問題,提供了完全展開態的快速騎行結構,也提供了后車折疊、前車展開的半長推行結構,還有全折疊收藏結構,具有高度的轉換靈活性。
還可以作這樣的優先改進:前輪1連接在所述前三角形ΔEFG之前樞軸G,所述前三角形ΔEFG展開鎖定狀態為直角三角形。如圖1中的G點向H點移動,轉變為圖2B所示的H、G合二為一,<EFG為直角,這樣的改進使前車受力結構優化,直角情況下前下邊5再附加避震彈簧即具有最佳的彈簧避震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開一,未經朱開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45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顯示屏的電動車用手把
- 下一篇:兩輪和三輪車風吹雨淋日曬防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