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套箱小過渡艙艙門及手套箱過渡艙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4512.X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17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德龍 |
| 主分類號: | E06B5/00 | 分類號: | E06B5/00;E06B7/16;B25J21/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華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 地址: | 美國紐約州***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套 過渡 艙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手套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及密封效果好的手套箱小過渡艙艙門及手套箱過渡艙。
背景技術
手套箱是將高純惰性氣體充入箱體內,并循環過濾掉其中的氧氣、水分的實驗室設備。手套箱包括主箱體和過渡艙,過渡艙是作為主箱體與箱體外的過渡空間。
現有的過渡艙的艙門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兩片蓋板式,內外兩個蓋板能夠有效地隔絕主箱體與外界的聯系,但是,兩片蓋板式結構復雜、成本高且操作不便;二是一側鉸鏈一側門栓式,由于艙門一側固定,關門時密封部件兩側變形不一致,不易關門,且密封效果不好,密封部件使用壽命短。
因此,亟需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及密封效果好的手套箱小過渡艙艙門及手套箱過渡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以及密封效果好的手套箱小過渡艙艙門及手套箱過渡艙。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套箱小過渡艙艙門,用于關閉或打開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包括:
艙門,設置于艙門啟閉裝置上;
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設置于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口邊框上并與所述艙門內側相對應或設置于所述艙門內側并與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口邊框對應,用于密封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
艙門啟閉裝置,其設置于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上,用于在關閉艙門時給所述艙門中心施加一自由力并均勻分布到所述艙門上使所述艙門自由貼合至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口上從而關閉艙門,而在打開艙門時,所述艙門啟閉裝置帶動所述艙門離開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口從而打開艙門。
進一步的,所述艙門啟閉裝置為一關節機械臂,所述機械臂的自由端安裝于所述艙門上。
進一步的,所述艙門啟閉裝置包括:
艙門支撐裝置,所述艙門安裝于所述艙門支撐裝置上,所述艙門支撐裝置活動連接于下述安裝座上,用于推動艙門開啟或關閉;
安裝座,設置于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外表面上,用于安裝所述艙門支撐裝置;
鎖緊座,設置于手套箱小過渡艙艙體外表面上,用于鎖緊艙門支撐裝置,使艙門支撐裝置向所述艙門施加推力使其鎖緊在手套箱小過渡艙的艙體口上。
進一步的,所述艙門與所述艙門支撐裝置之間設置有活動連接件,所述活動連接件將所述艙門和所述艙門支撐裝置連接到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活動連接件為氣缸組件、油缸組件、螺桿組件或彈簧組件,所述氣缸組件、油缸組件、螺桿組件或彈簧組件在所述艙門和所述艙門支撐裝置之間施加使兩者排斥的力。
進一步的,還設置有鎖緊件,包括旋轉安裝座和設置于所述旋轉安裝座上的旋轉鎖緊螺栓,所述旋轉安裝座通過旋轉中心軸設置于所述艙門支撐裝置上,所述旋轉安裝座用于圍繞所述旋轉中心軸旋轉將所述旋轉鎖緊螺栓旋進和旋出所述鎖緊座。
進一步的,所述鎖緊件還包括用于驅動所述旋轉安裝座旋轉的旋轉手柄,所述旋轉手柄一端設置于所述旋轉安裝座上。
進一步的,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旋轉安裝座底部的彈簧和鋼珠,所述鋼珠與所述安裝連接板滾動連接,所述艙門支撐裝置上設置有打開和/或鎖緊艙門時固定住所述旋轉安裝座的限位錐孔。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包括基座和伸縮部,所述伸縮部設有安裝于所述基座上并可沿水平方向伸出或收回的伸縮軸,及設于所述伸縮軸上的連接部,所述艙門支撐裝置安裝于所述連接部上。
本發明還公布一種手套箱小過渡艙,采用上述所述的手套箱小過渡艙艙門。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本發明中,艙門本身與艙體完全分離,它安裝于艙門啟閉裝置上,艙門啟閉裝置帶動艙門從開啟狀態向艙體口移動(不論是艙門支撐裝置繞安裝座轉動,或是沿艙體中軸線水平移動),使艙門近似水平或水平向艙體口移動,使得艙門四邊近乎同時或同時與艙體口貼合,同時艙門支撐裝置對艙門中心施加一自由力并均勻分布到艙門上使艙門自由貼合至艙體的艙體口上,密封部件各向受力均勻,避免了關門時產生密封部件變形不一致,相較于現有技術,延長密封部件的使用壽命,結構簡單合理,操作簡單,密封效果好。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德龍,未經張德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45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