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藥物組合物作為制備治療皮膚血管炎藥物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3685.X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110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施惠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惠娟 |
| 主分類號: | A61K31/704 | 分類號: | A61K31/704;A61P17/00;A61P9/14;A61K31/437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50002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藥物 組合 作為 制備 治療 皮膚 血管炎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苦參素(氧化苦參堿、苦參堿)和甘草酸或其二者的藥學上可接受形式或其二者的衍生物以及含有這些組合物的藥盒,還包括甘草酸苦參堿鹽及甘草酸苦參素鹽,用于制備防治皮膚血管炎(包括變應性皮膚血管炎、過敏性紫癜、持久性隆起性紅斑、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皮病、蕁麻疹性血管炎、膿皰性血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壞疽性膿皮病、嗜酸性血管炎、嗜酸性蜂窩織炎、色素性紫癜性皮炎、韋格納肉芽腫病、白塞病、結節性紅斑、硬紅斑)的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用于制備預防和治療皮膚血管炎中的應用。所述藥物組合物含有苦參素(氧化苦參堿、苦參堿、異苦參堿)和甘草酸或其二者的藥學上可接受形式或其二者的衍生物以及含有這些組合物的藥盒,此外還包括甘草酸苦參堿鹽及甘草酸苦參素鹽。
背景技術
血管炎是指由血管及其周圍的炎癥及壞死表現得臨床病理過程。其組織病理變化可呈現一系列的從單純輕度壞死性血管炎至肉芽腫改變。浸潤細胞可為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組織細胞等。由于受累血管部位、大小、范圍、程度、炎癥與壞死反應等程度不同,臨床上呈現各種不同的表現。皮膚血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病因包括:1、感染:如慢性扁桃體炎、鼻竇炎、中耳炎、根尖肉芽腫、膽囊炎、支氣管炎、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前列腺炎、頸部淋巴結炎等。這些病灶內的細菌使機體致敏。亦有報道真菌感染為血管炎的致病原因之一。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也于本病的發生可能有關;2、藥物、化學物質、食物等;3、伴有系統性疾病:如接替組織病、惡性腫瘤、異常蛋白血癥等;4、自身血管組織抗原而引起的一種自身免疫反應。血管炎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可有免疫性及非免疫性發病機制,以免疫性占絕大多數。
目前,對皮膚血管炎尚無良好的方法,各種皮膚血管炎的治療大同小異,缺乏較強的特異性。治療包括單獨用藥、聯合用藥等治療技術。病情侵襲發展時,治療應圍繞阻止潰瘍擴大和防止組織損傷進行。消除致病因素或加劇疾病的因素如緊張、冷熱暴露等也至關重要。抗組胺和非甾體類抗炎藥對較輕的淋巴細胞性血管炎和蕁麻疹性血管炎有效。秋水仙堿、氨苯砜和磺胺吡啶對多數淋巴細胞性血管炎和皮膚結節性多動脈炎有幫助。抗瘧疾藥可能對某些類型的淋巴細胞性血管炎,尤其是蕁麻疹性血管炎有效。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淋巴細胞性血管炎的首選藥物。甲氨喋呤、環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和環孢素A等免疫抑制劑常用于病情較重的病例。原發于血栓形成的血管炎對抗凝血藥或血管擴張藥有效,包括煙酰胺、低劑量阿斯匹林、已酮可可堿、抗凝劑和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t-PA)和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等。感染引起的血管炎可予以相應的抗感染藥,如抗生素,抗病毒藥等,此情況下糖皮質激素應慎用或禁用, 病情嚴重時可在應用足量抗病原體藥的前提下適當使用。以免疫復合物為特征的血管炎病情嚴重時,可采用血漿置換法清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保護患者度過危險期。細胞因子抑制劑或拮抗劑、抗獨特型抗體、單克隆抗體和抗內皮細胞粘附分子等生物制劑用于難治的系統性皮膚血管炎。
由于皮膚血管炎病因復雜,雖然治療方法很多,但都有其局限性及不良反應,治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惠娟,未經施惠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368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