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42971.4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92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浩;周亞剛;謝春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山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20/10 | 分類號: | H02S20/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支架 快速 安裝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光伏領域,特別是一種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
背景技術
由于世界性能源危機,促進了新能源產業的迅猛發展,而太陽能是各種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因此做為將太陽輻射能轉換成電能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即光伏產業更是發展飛速。
太陽能光伏支架,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為了擺放、安裝、固定太陽能面板設計的特殊支架。太陽能光伏支架設計方案面臨的挑戰,任何類型的太陽能光伏支架設計方案的組件裝配部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耐候性。結構必須牢固可靠,能承受如大風侵蝕,風荷載和其他外部反應。安全可靠的安裝,以最小安裝成本達到最大的使用效果,幾乎免維修,這些都是做選擇方案時所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如圖1所示,對于光伏陣列1,需要考慮陣列在承受外部荷載(如風荷載、雪荷載、地震荷載等)時仍能正常穩定工作,通常的做法是預先在場地澆筑混凝土基礎4及預埋件3,再在場地安裝光伏支架2,光伏陣列1通過光伏支架2和預埋件連接固定(螺栓鎖緊或焊接)。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需要澆筑混凝土基礎及預埋件的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與立柱底部接觸面的面積大于立柱底部的面積;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為無蓋盒體,所述底座底部外側開有與底板形狀相適應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心開有與立柱底部形狀相適應且與底座底部內側相通的開口。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為高分子塑料底座。
更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為底部小、開口大的敞口狀無蓋盒體。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的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安裝時在每個支撐點上放置一個底座,然后將立柱從底座底部外側穿過開口,從底座底部內側穿出,最后在底座內填充負重物即可。本發明不需要澆筑混凝土基礎、不需要基礎預埋件,節省安裝工時和人力成本,安裝方便,持久耐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中太陽能光伏支架安裝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b為本發明立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為光伏支架陣列,2為光伏支架,3為預埋件,4為混凝土基礎,201為底座,202為底座底部,203為裝填腔,204為凹槽,205為開口,301為底板,302為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包括立柱,如圖2b所示,所述立柱302底部固定有底板301。本實施方式的立柱302為長方體,所述底板301為矩形底板,底板301與立柱302通過焊接固定為一體。所述底板301與立柱302底部接觸面的面積大于立柱底部的面積,即底板301與立柱302底部接觸面沿立柱302底部向外延展。本發明還包括底座201,如圖2a所示,所述底座201為無蓋盒體,這樣底座201包括底座底部202和側壁,所述底座底部202和側壁形成裝填腔203。所述底座底部202外側開有與底板301形狀相適應的凹槽204,所述凹槽204中心開有與立柱302底部形狀相適應且與底座底部202內側裝填腔203相通的開口205。
進一步的,為了使得本發明的底座既堅固耐用又輕便,所述底座201為高分子塑料底座。
更進一步的,為了將若干個底座堆疊起來方便運輸,如圖2a和圖3所示,所述底座201為底部小、開口大的敞口狀無蓋盒體。
本發明太陽能光伏支架快速安裝系統的安裝過程如下:如圖3所示,安裝時將立柱302與底板301的整體立于地面或屋面上,底板301與地面或屋面相接觸;然后將高分子塑料底座201通過開口205沿著立柱302滑到立柱底部,直至將底板301置于底座201底部的凹槽204內,再用砂石塊或其他負重物填充滿底座201的裝填腔203,這樣就可以通過砂石塊或其他負重物來增加負重,從而形成穩定的太陽能光伏支架安裝基礎。這樣就不需要澆筑混凝土基礎、不需要基礎預埋件,一方面了節省了安裝工時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使得太陽能光伏支架安裝更便捷。
當然,本發明底板301的形狀也可以采用圓形或多邊形,立柱同樣也可以采用圓柱或其他形狀的柱體,這樣的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可以對本實施方式作出多種變更或修改,而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山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山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297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