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磷酸鹽的厚度可控的包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2581.7 | 申請日: | 2014-07-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221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曹安民;楊粉麗;萬立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1M4/58 | 分類號: | H01M4/58;C01B25/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磷酸鹽 厚度 可控 方法 | ||
1.一種磷酸鹽的厚度可控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將構成磷酸鹽包覆型顆粒的核的顆粒材料、金屬鹽、磷酸鹽和沉淀劑于溶劑中混勻,并調節混合液的pH值為1~2.3,其中,混合液中的金屬鹽中的金屬M與磷酸鹽中的P的摩爾比為x:y;然后進行反應,將反應完畢后得到的顆粒經煅燒處理,得到具有核殼結構的磷酸鹽包覆型顆粒;
所述的具有核殼結構的磷酸鹽包覆型顆粒,構成所述的核的顆粒材料選自金屬、氧化物、非金屬、鋰酸鹽、半導體和有機物的顆粒中的至少一種;構成所述的殼的材料為Mx(PO4)y;
其中,M為金屬鹽中的金屬,x、y的比值為所得殼材料Mx(PO4)y的化學計量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合液中的核的顆粒材料的濃度為0.1g/L~150g/L;
所述的混合液中的金屬鹽的金屬離子和磷酸鹽的濃度均為1×10-4mol/L~0.1mol/L;
所述的混合液中的沉淀劑的濃度為0.1mol/L~1mol/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調節混合液的pH值,是用硝酸或者氨水進行調節pH;
所述的反應的溫度為60℃~100℃;所述的反應的時間為30分鐘~4小時;
所述的煅燒的溫度為300℃~700℃;所述的煅燒的時間為1~10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具有核殼結構的磷酸鹽包覆型顆粒的核的平均粒徑為10nm~20μm;
所述的具有核殼結構的磷酸鹽包覆型顆粒的Mx(PO4)y殼層的平均厚度為1nm~200nm;
所述的Mx(PO4)y是AlPO4、Co3(PO4)2、Mn3(PO4)2或FePO4。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核的顆粒材料中的所述的金屬選自金、銀、錳、鈦、錫、鉑、銠和鈀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核的顆粒材料中的所述的氧化物選自二氧化鈦、二氧化錫、二氧化鈰、四氧化三鈷、二氧化錳、氧化鋯、二氧化釩、五氧化二釩、氧化鉑、氧化鈀和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核的顆粒材料中的所述的非金屬選自碳、氧化石墨烯和硫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核的顆粒材料中的所述的鋰酸鹽選自錳酸鋰、鈷酸鋰、鎳酸鋰、鎳錳酸鋰、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鋰和富鋰錳酸鋰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核的顆粒材料中的所述的半導體選自硅、硒、鍺、碲、ZnS和Bi2Te3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核的顆粒材料中的所述的有機物選自聚苯乙烯、酚醛樹脂、脲醛樹脂和多巴胺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屬鹽選自相應金屬M元素的氯化鹽、硫酸鹽、硝酸鹽、醋酸鹽和醇鹽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磷酸鹽選自磷酸氫二鈉、磷酸氫二銨、磷酸二氫鈉、磷酸二氫銨和磷酸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沉淀劑選自尿素、甲酸銨、乙酸銨、丙酸銨、丁酸銨、甲酰胺、乙酰胺、丙酰胺、丁酰胺和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的溶劑選自水、乙醇、甲醇、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種。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碳選自碳納米管、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種。
8.一種具有核殼結構的磷酸鹽包覆型顆粒,其特征是:所述的具有核殼結構的磷酸鹽包覆型顆粒由權利要求1~7任一項的包覆方法制備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258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