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密集烤房余熱利用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2225.5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95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碧寬;鄧兆權;金鑫;張春艷;楊德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市煙草公司開陽縣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B3/10 | 分類號: | A24B3/10;A24B3/04;A24B1/02;F26B2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5003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集 余熱 利用 方法 及其 裝置 | ||
1.一種密集型烤房群余熱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在密集烤房群的頂部設置兩根獨立而重疊的余熱利用管道,并在每根余熱利用管道上按烤房數量連接叁孔支管,支管的管孔分別與每個烤房的排濕口和進氣孔連接;在余熱利用管道與支管的連接處設有閥門,閥門的控制原則:(1)余熱利用管道的進氣:根據排濕口排出煙氣的濕度進行判斷,通過閥門控制從排濕口內排出的煙氣進入到不同余熱利用管道內;(2)余熱利用管道的出氣,根據不同烤房內烤煙所處的階段所要的高溫氣體的濕度要求,通過閥門控制從那根余熱利用管道向烤房進氣口提供余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烤房余熱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管與每個烤房的排濕口和進氣孔連接區域設有能與大氣連通的控制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集型烤房余熱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兩根獨立的余熱利用管道按上下兩層布置,兩排或多排烤房群余熱利用管道相互連接。
4.一種密集烤房余熱利用裝置,它包括修建密集的烤房,在烤房的裝煙室(1)上設有排濕口(3),在烤房的加熱室(2)上設有進氣孔(4),其特征在于:在密集修建的烤房頂部設置干熱管道(6)和濕熱管道(5),在干熱管道(6)和濕熱管道(5)上對應烤房排濕口(3)和進氣孔(4)的位置分別開設有帶閥門的干熱進氣口(9)、干熱出氣口(10)、濕熱進氣口(7)和濕熱出氣口(8);在排濕口(3)上連接有排氣支管(7)、(9),排氣支管(7)、(9)的另一端同時與干熱進氣口(9)和濕熱進氣口(7)連接;在進氣孔(4)上連接有進氣支管(11),進氣支管(11)的另一端與干熱出氣口(10)和濕熱出氣口(8)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密集烤房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排氣支管(8)(10)和進氣支管(11)的截面形狀均為“[”形結構,由上水平管(10-1)、下水平管(10-2)和豎管(10-3)連接構成,豎管(10-3)的其中一塊活動管板(10-4)的上端通過鉸鏈與上水平管(10-1)的管口鉸接,自然下垂后與豎管(10-3)的其它三面接觸。
?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密集烤房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干熱管道(6)位于濕熱管道(5)的下方,干熱進氣口(9)和濕熱進氣口(7)位于同一平面,在干熱進氣口(9)和濕熱進氣口(7)所構成的平面上設有滑軌,在滑軌上設有抽拉式進氣閥門(12),干熱出氣口(10)和濕熱出氣口(8)位于同一平面,在干熱出氣口(10)和濕熱出氣口(8)構成的平面上設有滑軌,在滑軌上設有抽拉式出氣閥門(13)。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密集烤房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密集修建的烤房為一排以上,一排以上的烤房頂部的干熱管道(6)和濕熱管道(5)各自連接呈“回”字形。
?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密集烤房余熱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干熱管道(6)上設有平衡調節進氣孔(14),在濕熱管道(5)上設有平衡調節排濕孔(15),且在平衡調節進氣孔(14)和平衡調節排濕孔(15)上設有調節用百葉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市煙草公司開陽縣分公司,未經貴陽市煙草公司開陽縣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222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爐內成像系統
- 下一篇:觀測高爐爐料熔滴過程的方法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