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有源-無源光學微腔耦合系統的片上可調諧光隔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2044.2 | 申請日: | 2014-07-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32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姜校順;華士躍;常龍;楊超;肖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6/26 | 分類號: | G02B6/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張學彪 |
| 地址: | 21009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有源 無源 光學 耦合 系統 片上可 調諧 隔離器 | ||
1.一種基于有源-無源光學微腔耦合系統的片上可調諧光隔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源光學微腔(1)、無源光學微腔(2)、第一光纖(3)和第二光纖(4),所述第一光纖(3)和所述有源光學微腔(1)耦合,所述有源光學微腔(1)和所述無源光學微腔(2)耦合,所述第二光纖(4)與所述無源光學微腔(2)耦合,所述第一光纖(3)的兩端為port1和port2,所述第二光纖(4)的兩端為port3和port4;
其中所述有源光學微腔(1)和無源光學微腔(2)的直徑均55μm-60μm;所述有源光學微腔(1)和無源光學微腔(2)均為微環芯型光學微腔;有源光學微腔(1)中摻雜Er+3離子;泵浦后能提供增益;無源光學微腔提供損耗;微環芯型光學微腔是一種回音壁光學微腔,它是由普通的微盤經過激光回流制得;微盤的邊緣在回流過程中卷縮,形成微環芯光學微腔;
該片上可調諧光隔離器的制備方法包括:
1)、用高溫拉伸法拉制直徑1-5μm的第一光纖(3),并將第一光纖(3)水平懸空固定在位移臺上,第一光纖(3)為單模光纖;
2)、搭建合適的光路,使探測光和泵浦光經過波分復用器合成一束進入第一光纖(3)的port 1,從port 2出來接波分復用器將探測光和泵浦光分開分別接探測器和示波器,以監測透射譜的變化;
3)、制備和挑選有源光學微腔(1)和無源光學微腔(2),并對基底形狀進行加工,便于微腔靠近耦合;所述有源光學微腔(1)由摻Er+3離子的氧化硅溶膠凝膠薄膜制得;
4)、將有源光學微腔(1)放在熱電制冷器上再放到納米位移臺上,找到合適的光纖位置,調節位移臺使有源光學微腔(1)與第一光纖(3)耦合,調節耦合強度和偏振使探測光和泵浦光都得到合適的諧振譜線;
5)、將無源光學微腔(2)放在熱電制冷器上再放到納米位移臺上,調節位移臺使無源光學微腔(2)與有源光學微腔(1)耦合,調節溫度使兩個微腔的諧振波長近似相等,探測光透射譜線上出現兩個劈裂的谷;
6)、增加泵浦光功率,提高增益,透射譜線上劈裂的谷變為劈裂的峰,在此過程中因為熱光效應有源光學微腔(1)諧振頻率會有漂移,需同時調節無源光學微腔(2)的溫度以保證兩個峰的高度相等,即兩個腔諧振頻率一致;
7)、用高溫拉伸法拉制直徑1-5μm的第二光纖(4),并第二光纖(4)水平懸空固定在位移臺上與無源光學微腔(2)耦合,第二光纖(4)為單模光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未經南京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204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箍套固定部件以及箍套保持構造
- 下一篇:偏光片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