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網絡連接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41831.5 | 申請日: | 2012-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6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浩;吳光憲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拿偉世通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9/02 | 分類號: | F28F9/02;F28D2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孫昌浩;李盛泉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網絡 連接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要素而構成:
一對頂箱(100),被隔板劃分而由三列形成,以使第一列和第三列形成供制冷劑流動的制冷劑頂箱(110),并使中間的第二列形成用于貯存蓄冷劑的蓄冷頂箱(120),且所述一對頂箱(100)相隔預定距離而并排形成;
入口歧管(160)和出口歧管(170),形成于所述頂箱(100)的兩端而與所述第一列和第三列的制冷劑頂箱(110)連通,且所述入口歧管(160)使制冷劑流入而所述出口歧管(170)使制冷劑流出;
多個制冷劑管(200),兩端連接于相隔預定距離而形成的所述第一列和第三列的制冷劑頂箱(110),以使制冷劑流動;
多個蓄冷管(300),兩端連接于相隔預定距離而形成的所述第二列的蓄冷頂箱(120),以用于貯存蓄冷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劑管(200)和蓄冷管(300)形成為一體型管(500)而在兩列制冷劑管(200)之間形成蓄冷管(300),
所述一體型管(500)在兩端形成切口槽(510),以用于插入而結合于形成在所述頂箱(100)的連通孔(140)。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式熱交換器還包括連接于蓄冷頂箱(120)的泵(600)和儲藏器(700)而構成,從而使蓄冷劑沿著所述蓄冷頂箱(120)和蓄冷管(300)而循環。
4.一種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要素而構成:
一對頂箱(100),由兩列形成制冷劑頂箱(110)而使制冷劑流動,且相隔預定距離而并排形成;
入口歧管(160)和出口歧管(170),形成于所述頂箱(100)的兩端而與所述兩列制冷劑頂箱(110)連通,且所述入口歧管(160)使制冷劑流入而所述出口歧管(170)使制冷劑流出;
多個制冷劑管(200),兩端連接于相隔預定距離而形成的所述兩列制冷劑頂箱(110),以使制冷劑流動;
蓄冷管(300),配備于所述兩列制冷劑頂箱(110)之間而用于貯存蓄冷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列制冷劑頂箱(110)形成為在寬度方向上相隔預定距離。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一對頂箱(100)中形成于上部的兩列制冷劑頂箱(110)大于形成于下部的兩列制冷劑頂箱(110),以使形成于下部的所述兩列制冷劑頂箱(110)在寬度方向上相隔預定距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蓄冷劑貯存容器(310)而構成,所述蓄冷劑貯存容器(310)結合于形成在下部的所述兩列制冷劑頂箱(110)下側,并連接有所述蓄冷管(300)的下端,且所述蓄冷劑貯存容器(310)形成有上下貫通的冷凝水排出孔(311)。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歧管(160、170)的相反側頂箱(100)在端部結合有一體型的端蓋(150)。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蓄冷式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歧管(160、170)或端蓋(150)上形成有與所述蓄冷管(300)結合的蓄冷管支撐部(3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拿偉世通空調有限公司,未經漢拿偉世通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4183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緩解通信網絡中的干擾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音響設備吸震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