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紡織品吸光發熱性能的測試系統及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39095.X | 申請日: | 2014-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9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欣卉;伍偉新;湛權;聶鳳明;劉文莉;謝劍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25/48 | 分類號: | G01N25/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盈方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3 | 代理人: | 周才淇;朱曉江 |
| 地址: | 51022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織品 發熱 性能 測試 系統 方法 | ||
1.一種紡織品吸光發熱性能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系統包括測試裝置、與所述測試裝置連接的信號采集裝置、與所述信號采集裝置連接的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測試裝置包括:
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為棱柱形框架結構,包括若干豎向撐桿;
安裝到所述豎向撐桿并可沿著所述豎向撐桿滑動的光源裝置,所述光源裝置包括射燈;
安裝到所述支撐架底部用于放置待測樣品的測試臺,所述測試臺包括用于放置待測樣品的載物臺以及用于感知待測樣品溫度的溫度探頭,所述溫度探頭連接到所述信號采集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裝置包括平面框架結構,所述射燈位于所述平面框架結構的中心;
所述平面框架結構的外拐角處通過滑塊與所述豎向撐桿相連接;
所述測試系統還具有與滑塊配合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用于將滑塊固定到所述豎向撐桿的特定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與所述光源裝置連接的豎向撐桿上設有與固定螺栓配合的固定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與所述光源裝置連接的豎向撐桿上設有用于記錄所述光源裝置滑動距離的標尺,所述標尺通過刻印直接形成于所述豎向撐桿上或通過粘附、卡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豎向撐桿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臺包括:
安裝到所述支撐架底部的測試底板;
通過主螺栓安裝在所述測試底板上的載物臺;
安裝于所述載物臺的用于夾持待測樣品的樣品夾持器;
安裝于所述載物臺的溫度探頭,所述溫度探頭通過電纜與所述信號采集裝置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臺包括兩個樣品夾持器,所述兩個樣品夾持器關于所述主螺栓呈中心對稱分布;所述載物臺可繞著所述主螺栓相對于所述測試底板轉動。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底板由上層的白色泡沫隔熱層和下層的不銹鋼板層組成,所述載物臺和所述主螺栓外表面均涂覆有白色絕熱材料。
8.一種紡織品吸光發熱性能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將測試裝置連接到信號采集裝置,將信號采集裝置連接到數據處理裝置,完成通信連接;所述測試裝置包括支撐架,所述支撐架為棱柱形框架結構,包括若干豎向撐桿;
沿著豎向撐桿調節光源裝置的高度,使光源裝置的光源到支撐架底部的測試臺的距離為300毫米-1200毫米;
將待測樣品由樣品夾持器夾持于測試臺的載物臺上,裝入溫度探頭以測試測試樣品的溫度;
打開光源,通過光源裝置照射所述待測樣品,溫度探頭在測量周期內以預設頻率檢測樣品的溫度,并將待測樣品的溫度傳送至信號采集裝置;
信號采集裝置將測得的信號傳送至數據分析端;
數據分析端對采集到的信號進行分析,得到需要的結果。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
調節光源裝置相對支撐架的位置使光源裝置到測試臺的距離為300毫米-1200毫米;
所述測量周期為20至100分鐘,所述預設頻率為每1-30秒檢測一次。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方法還包括校準步驟:
將兩個樣品分別安裝到載物臺的兩個夾持器上;
轉動載物臺,使所述兩個夾持器離所述光源的距離基本相同,直到所述兩個樣品在所述光源照射下的初始升溫速率基本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未經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909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企業數據管理平臺中的權限控制方法
- 下一篇:污泥中全氮含量的測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