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MFCC算法的朱鹮個體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38974.0 | 申請日: | 2014-07-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2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民;張立材;王佳麗;王稚慧;張煒煒;衛名斐;曹清菁;要趁紅;趙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10L17/2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mfcc 算法 朱鹮 個體 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MFCC算法的朱鹮個體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A、鳴聲信號的訓練識別:
A1、錄取的N只朱鹮的鳴聲信號,每只朱鹮錄取兩種不同鳴聲信號;將錄取的N只朱鹮的鳴聲信號分為兩組,一組鳴聲作為訓練樣本,一組鳴聲作為測試樣本;
A2、用數字濾波器分別對兩組語音數據進行預加重,再對其進行分幀加窗操作后進行端點檢測,然后逐幀計算鳴聲信號的MFCC系數,并將其保存;
A3、構造一個三層的小波神經網絡,設置初始的網絡參數:網絡結構為72-14-10,學習速率為0.8,訓練誤差精度為0.001;
A4、對每只朱鹮的語音特征系數采用小波神經網絡算法來訓練網絡,同時用遺傳算法來優化神經網絡的權值;
A5、設定參數:種群規模pop_size=100,交叉概率pc=0.6,變異概率pm=0.01;
A6、隨機產生一組實值串種群,每一個個體由網絡的初始權值構成;
A7、對實值串中的個體進行解碼,生成相應的網絡結構,網絡結構為72-14-10;
A8、運行網絡,根據下式計算群體個體的適應度值,評價網絡性能;
其中E為小波神經網絡的輸出誤差,n為訓練樣本總數,yp和分別為第P個個體的訓練樣本輸出和實際輸出向量;
A9、根據每個個體適應度,從群體中選擇出兩個適應度最大的以概率pc執行交叉操作,再以遺傳概率pm進行變異操作,由此產生出兩個新的個體;采用這種方法,依次遺傳產生出新個體,如此迭代,產生下一代種群,形成下一代網絡;
A10、直到網絡收斂并達到期望的訓練誤差精度0.001,則停止進化,保存最優權值,輸出結果,每個語音信號對應一組網絡權值,否則重復操作步驟A7~步驟A9;
A11、訓練結束后獲得所有朱鹮鳴聲的訓練樣本輸出矩陣;
B、對待識別的朱鹮鳴聲信號進行預處理;
C、對進行預處理后的鳴聲信號進行特征參數的提取:采用MFCC特征參數;
D、在步驟A訓練后的神經網絡的輸入層中輸入步驟C提取的語音特征參數系數,重復步驟A5至A10得到待識別朱鹮鳴聲信號對應的一組網絡權值,調用該網絡權值計算出網絡輸出矩陣,與訓練樣本輸出矩陣逐一比較,誤差最小的那個語音信號為識別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MFCC算法的朱鹮個體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B1、對采集的單個朱鹮的鳴聲信號進行預加重;
B2、將進行預加重后的鳴聲信號進行加窗分幀;
B3、對進行加窗分幀處理后的鳴聲信號進行端點檢測,從而判斷信號的起始點與終止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897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