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36543.0 | 申請日: | 2014-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0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郭建華;李志才;曾幸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83/07 | 分類號: | C08L83/07;C08L83/06;C08L27/18;C08K13/02;C08K3/36;C08K5/14;B29C3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李本祥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高溫 食用油 硅橡膠 共混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按質量份計,其原料組成為:硅橡膠100份、二氧化硅40~60份、硅油4~10份、表面改性聚四氟乙烯微粉10~50份和二叔丁基過氧化己烷1.5~5.0份;?
所述硅橡膠的通式為:(RnSiO4-n/2)m,R為Me、Ph、Vi、OH和Et的一種或多種,n為硅原子上連接的基團數,取值1,2,3;m為聚合度,m范圍是2~8000;?
所述硅油的通式為:(RxSiO4-x/2)y,R為Me、Ph、Vi、OH和Et的一種或多種,x為硅原子上連接的基團數,取值1,2,3;y為聚合度,y范圍是2~1000;?
所述表面改性聚四氟乙烯微粉是利用氦等離子體產生的真空紫外輻射源對PTFE微粉進行表面光刻蝕處理,刻蝕后的聚四氟乙烯微粉在大氣中暴露10分鐘以上得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膠為甲基乙烯基硅橡膠(MVQ)和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膠(PMVQ)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為沉淀白炭黑或氣相白炭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粘度為0.5~5Pa·s。?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光刻蝕處理是在(6.5-8.5)×104Pa下進行,所述表面光刻蝕處理的時間為(6-10)分鐘。?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的PTFE微粉的目數為60~200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包括橄欖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范圍是150~180℃。?
9.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耐高溫食用油的硅橡膠共混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硅橡膠、二氧化硅、硅油投入開煉機中混煉均勻,然后將表面改性PTFE微粉分批加入開煉機,調整輥距至1~2mm,薄通8~10次,分散均勻,最后加入硫化劑二叔丁基過氧化己烷,混煉均勻,控制總混煉時間為(30~40)分鐘,控制輥溫在45℃以下,停放12小時?以上,返煉;硅橡膠共混物的硫化溫度為(150~180)℃,硫化時間(5~20)分鐘,二段硫化條件180℃×(2~4)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654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道路修補自粘密封帶
- 下一篇:一種聚氨酯樹脂團狀模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