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微波腫瘤增敏治療的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36490.2 | 申請日: | 2014-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90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08 |
| 發明(設計)人: | 孟憲偉;杜奇軍;劉天龍;唐芳瓊;任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9/50 | 分類號: | A61K9/50;A61K41/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微波 腫瘤 治療 微膠囊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用于微波腫瘤增敏治療的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膠囊的直徑為1-20μm,所述微膠囊的殼層厚為0.4-4μm;所述微膠囊在微波照射下,在1-10分鐘內升溫至43-7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膠囊的芯材為微波升溫材料,所述微膠囊的殼材料為明膠或明膠與殼聚糖的復合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升溫材料選自NaCl、KCl、CaCl2、MgCl2、FeCl2和FeCl3中的一種或幾種。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用于微波腫瘤增敏治療的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明膠溶解于無機鹽溶液形成水相;再將油和乳化劑攪拌混合均勻形成油相;將水相加入油相,攪拌乳化,得乳化液A;
2)將殼聚糖溶解在乙酸溶液中,得到溶液B;
3)將步驟2)得到的溶液B加入到步驟1)得到的乳化液A中,恒溫反應0-1小時;
4)向步驟1)得到的乳化液A中加入交聯劑進行固化或向步驟3)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交聯劑進行固化,得到所述用于微波腫瘤治療的膠囊;
5)所述用于微波腫瘤治療的膠囊的直徑為1-20μm,所述膠囊的殼層厚為0.4-4μm。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明膠的分子量為5-15萬;所述無機鹽溶液的濃度為0.1-1mol/L;所述攪拌的轉速為700-1200r/min。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無機鹽選自NaCl、KCl、CaCl2、MgCl2、FeCl2和FeCl3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油選自大豆油、花生油、石蠟、正辛烷和異辛烷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乳化劑選自Span80、Span85、Span60、乙二醇脂肪酸脂和聚氧乙烯單月桂酸脂中的一種或幾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殼聚糖的脫乙酰度是50-90%;步驟2)中加入殼聚糖后調節pH值為5.5-6.5。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固化在冰水浴中進行;步驟4)所述交聯劑選自戊二醛、甲醛、過氧化二異丙苯、過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過氧化物、過氧化氫二異丙苯、2-乙基-4甲基咪唑、2-苯基咪唑、2-異丙基咪唑、四氣鄰苯二甲酸酐、六氫鄰苯二甲酸酐、三亞乙基四胺、二甲胺基丙胺、二乙胺基丙胺、三聚氰胺、聚乙二醇、二乙烯苯中的一種或幾種。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波腫瘤增敏治療的微膠囊在微波熱療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微膠囊分散在不同濃度的生理鹽水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649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