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1,3-二取代烯丙基氧磷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36381.0 | 申請日: | 2014-07-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93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29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趙曉明;張亮;劉煒;張紅波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同濟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C07F9/53 | 分類號: | C07F9/53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榮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取代 丙基 氧磷類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化學(xué)合成技術(shù)領(lǐng)域,涉及一種1,3-二取代烯丙基氧磷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有機膦化合物可以廣泛用于有機合成、醫(yī)藥、農(nóng)藥、配體合成等各個方面。相關(guān)文獻報道有:(a)Johansson,T.;Stawinski,J.Nucleosides,Nucleotides?Nucleic?Acids2003,22,1459;(b)Bialy,L.;Waldmann,H.Angew.Chem.,Int.Ed.2005,44,3814;(c)George,A.;Veis,A.Chem.Rev.2008,108,4670;(d)Albrecht,L.;Albrecht,A.;Krawczyk,H.;Jorgensen,K.A.Chem.;Eur.J.2010,16,28;(e)Jeught,S.V.;Stevens,C.V.Chem.Rev.2009,109,2672;(f)Alexandre,F(xiàn).;Amador,A.;Bot,S.;Caillet,C.;Convard,T.;Jakubik,J.;Musiu,C.;Poddesu,B.;Vargiu,L.;Liuzzi,M.;Roland,A.;Seifer,M.;Standring,D.;Storer,R.;Dousson,C.B.J.Med.Chem.2011,54,392;(g)Zhao,D.;Wang,R.Chem.Soc.Rev.2012,41,2095。
目前,具有手性的磷化合物是廣泛用于實驗室和工業(yè)上做不對稱催化潛在的配體,然而,在合成手性膦化合物方法方面的研究甚少。相關(guān)文獻報道有:(a)Glueck,D.S.Synlett2007,2627;(b)Glueck,D.S.Chem.-Eur.J.2008,14,7108;(c)Harvey,J.S.;Gouverneur,V.Chem.Commun.2010,7477;(c)Kovacik,I.;Wicht,D.K.;Grewal,N.S.;Glueck,D.S.;Incarvito,C.D.;Guzei,I.A.;Rheingold,A.L.Organometallics2000,19,950;(d)Moncarz,J.R.;Laritcheva,N.F.;Glueck,D.S.,J.Am.Chem.Soc.2002,124,13356;(e)Sadow,A.D.;Haller,I.;Fadini,L.;Togni,A.J.Am.Chem.Soc.2004,126,14704;(f)Scriban,C.;Kovacik,I.;Glueck,D.S.Organometallics2005,24,4871;(g)Chan,V.S.;Stewart,I.C.;Bergman,R.G.;Toste,F(xiàn).D.J.Am.Chem.Soc.2006,128,2786;(h)Butti,P.;Rochat,R.;Sadow,A.D.;Togni,A.Angew.Chem.,Int.Ed.2008,47,4878。到目前為止,通過烯丙基化反應(yīng)合成含有光學(xué)活性的有機膦化合物的相關(guān)報道也非常少。而在配體應(yīng)用上,手性磷配體占據(jù)著及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合成手性磷化合物是必要而有意義的。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shù)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1,3-二取代烯丙基氧磷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1,3-二取代烯丙基氧磷類化合物,該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式為:其中*為手性碳原子,R為苯環(huán)或者含取代基的芳基。
一種1,3-二取代烯丙基氧磷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是以手性鈀絡(luò)合物作為催化劑,通過烯丙基碳酸甲酯、二苯基氧磷進行高對映選擇性反應(yīng),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二苯基氧磷和烯丙基碳酸甲酯加入到有機溶劑中,充分攪拌,再加入催化劑,控制反應(yīng)溫度為25℃~60℃,反應(yīng)1~12h,制得粗產(chǎn)物;
(2)將步驟(1)制得的粗產(chǎn)物進行分離提純,即合成得到1,3-二取代烯丙基氧磷類化合物。
步驟(1)所述的催化劑為以Pd2(dba)3與配體作用生成的鈀絡(luò)合物。
所述的烯丙基碳酸甲酯、二苯基氧磷、Pd2(dba)3及配體的摩爾比為(1.2~5)∶1∶0.05∶0.1;優(yōu)選地,烯丙基碳酸甲酯、二苯基氧磷、Pd2(dba)3及配體的摩爾比為5∶1∶0.05∶0.1。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同濟大學(xué),未經(jīng)同濟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6381.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