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34175.6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328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19 |
| 發明(設計)人: | 羅小桃;肖杰;王旭勇;張玉花;肖余之;姬鳴;施飛舟;丁亮亮;楊曉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17/013 | 分類號: | G01M17/013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車輪 行進 扭矩 轉向 同步 同時 加載 裝置 | ||
1.一種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輪、行進扭矩加載軸系、轉向扭矩加載軸系和旋轉框架,所述車輪分別與所述行進扭矩加載軸系、所述轉向扭矩加載軸系連接,所述行進扭矩加載軸系通過旋轉框架與所述轉向扭矩加載軸系連接,所述行進扭矩加載軸系可帶動所述車輪繞行進旋轉軸線轉動,所述轉向扭矩加載軸系可帶動所述車輪繞轉向旋轉軸線轉動,所述行進扭矩加載軸系的行進旋轉軸線和所述轉向扭矩加載軸系的轉向旋轉軸線呈一定傾角,傾角為74°;
所述行進扭矩加載軸系包括第一驅動裝置、第一連接組件和加載基座,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所述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所述加載基座分別與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和所述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所述車輪和所述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可通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帶動所述車輪轉動;
所述轉向扭矩加載軸系包括第二驅動裝置、第二連接組件、第三驅動裝置和機架,所述機架分別與第二驅動裝置、第二連接組件、第三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旋轉框架分別與第二連接組件、第三驅動裝置和加載基座連接,第二連接組件分別與第二驅動裝置、車輪連接;
整個行進扭矩加載軸系通過加載基座和旋轉框架能夠繞車輪的轉向旋轉軸線旋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一減速機,所述第一伺服電機和所述第一減速機連接,所述第一減速機通過第一座架與加載基座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第一聯接盤、第一聯軸器和第一軸承座,所述第一聯接盤和所述車輪連接,所述第一聯軸器與所述第一聯接盤連接,所述第一聯軸器通過第一連接件與所述第一軸承座連接,所述第一軸承座和所述加載基座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進扭矩加載軸系還包括第一檢測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通過所述第一檢測裝置與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所述第一檢測裝置包括第一扭矩傳感器和兩個第一彈性聯軸器,第一扭矩傳感器的兩端各連接一第一彈性聯軸器,一第一彈性聯軸器通過第一聯接軸與所述第一減速機連接,另一第一彈性聯軸器通過第二聯接軸與第一軸承座連接。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編碼器、第二伺服電機和電機座,編碼器與第二伺服電機連接,第二伺服電機與電機座連接,電機座與機架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包括L形聯接塊、第二聯軸器和第二軸承座,L形聯接塊分別與第二聯軸器、所述車輪連接,第二聯軸器通過第二連接件與第二軸承座連接,第二軸承座分別與機架、旋轉框架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扭矩加載軸系還包括第二檢測裝置,第二驅動裝置通過所述第二檢測裝置與所述第二連接組件連接,第二檢測裝置包括第二扭矩傳感器和兩個第二彈性聯軸器,第二扭矩傳感器的兩端各連接一第二彈性聯軸器,一第二彈性聯軸器通過第三聯接軸與所述第二伺服電機連接,另一第二彈性聯軸器通過第四聯接軸與第二軸承座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車輪的行進扭矩和轉向扭矩同步同時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驅動裝置包括第三伺服電機、第三減速機、第三聯接盤和第三軸承座,第三伺服電機和第三減速機連接,第三減速機通過第三座架與機架連接,第三減速機的輸出軸與第三聯接盤連接,第三聯接盤與第三軸承座連接,第三軸承座分別與機架、旋轉框架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未經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417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