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O低溫催化氧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33221.0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28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嚴新煥;李加衡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3/89 | 分類號: | B01J23/89;B01D53/86;B01D53/6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o 低溫 催化 氧化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催化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t-Fe3O4/TiO2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在CO低溫催化氧化中的應用,磁性Fe3O4納米顆粒的添加大大提高了催化劑對CO的催化氧化活性。
(二)背景技術
工業生產及汽車尾氣中產生大量的揮發性氣體,特別是汽車尾氣,根據相關部門統計,空氣中60%~70%的空氣污染物來源于汽車尾氣,其中排放氣中就含有大量的CO。CO是一種無色無味、難溶于水的氣體,它進入人體之后會和人體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進而排擠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從而出現缺氧,導致人體中毒;另一方面,CO的物理、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一般情況下不易將其消除。目前消除CO等揮發性氣體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催化氧化,所以制備高性能的催化劑對于消除CO至關重要。
在礦井生產中,因CO中毒引發的事故非常的多,所以做好防止CO中毒的工作迫在眉睫。傳統的CO防護方法一般采用自救器、壓縮氧和氧氣發生器。其中自救器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等優點,被廣泛的應用于礦井的救護。但是由于CO催化反應是一個高放熱反應,工人在佩戴時容易產生不適感,容易造成摘掉自救器而發生危險。因此,研究低溫下使CO高效轉化的催化劑,以防止因CO引起的中毒事故,對保障礦井安全生產有一定意義。
最近幾年,能源問題日益突出,開發新能源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其中燃料電池由于清潔無污染等性質備受人們的關注。尤其是車載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一般在80~120℃下工作。燃料電池所需的H2原料來自于車載甲醇或者烴類進行重整制氫得到,同時伴隨著CO等副產物的產生。一般而言,經變換反應后的富氫氣體中,通常約含有25%CO2,74%H2,0.5%~1.0%CO和少量的H2O。但是少量的CO就會對燃料電池中的Pt電極造成中毒而使燃料電池性能明顯下降,所以需要在富氫體系中降低CO濃度至10ppm以內,選擇合適的催化劑是該技術的關鍵之處。
Fe3O4是一種重要的磁性材料。在Fe3O4立方反尖晶石結構中,O2-的四方體間隙位置有Fe3+占據,而八面體位置由Fe2+和Fe3+占據。位于八面體間隙的Fe2+和Fe3+之間的電子傳遞使得他具有獨特的電學跟磁學性能。所以Fe3O4磁性材料,特別是納米及微米級磁性粉體材料在磁流體、磁記錄材料、催化劑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
影響Fe3O4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點:超順磁性、矯頑力、磁飽和量、結晶度及粒徑和形貌。目前四氧化三鐵微粒的制備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采用物理方法制備的催化劑一般產品純度低、形貌也不均一,所以一般不采用。采用化學法制備的納米粒子一般質量較好,操作方法也比較容易,生產成本也較低。本文所用的四氧化三鐵納米顆粒,采用熱分解法,硝酸鐵在二縮三乙二醇(TEG)中加熱分解制備得到納米級四氧化三鐵。其中TEG既是溶劑,又是還原劑,同時還有穩定納米顆粒使其不易團聚的特點。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磁性Fe3O4納米顆粒的組合型Pt-Fe3O4/TiO2催化劑,本發明催化劑具有制備工藝簡單,原料來源廣泛且可回收利用,催化活性高,穩定性好等優點。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32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