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土豆的高產省工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32220.4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7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華;潘躍平;戴忠良;秦文斌;姚悅梅;張振超;肖燕;劉小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24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土豆 高產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塊莖類作物的高產栽培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土豆的高產栽培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土豆是中國五大主食之一,其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于小麥和玉米。土豆用塊莖繁殖,把土豆按芽眼切成塊狀,壟播,3月份或9月份播種,平均溫度超過25°C時,地下塊莖停止膨脹。大概三個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傳統的種植模式種植土豆進行多次中耕松土、培土。中耕松土使結薯層土壤疏松通氣,利于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松土,以利出苗。齊苗后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并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后10~15天進行深度稍淺于第一次中耕的第二次中耕,現蕾時再進行比第二次中耕更淺的第三次中耕。并結合厚度不超過10厘米的培土,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降低品質。土豆栽培的三次中耕松土、培土需要耗費大量人工,種植成本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易于操作、種植成本較低的土豆栽培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土豆的高產省工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薯選取
選用直徑為3~3.5厘米的健康種薯整薯進行播種;
2)催芽與播種
3月初播種,精選好的種薯進行催芽,為避免切刀傳染病毒和環腐病,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保持在18~22℃適宜溫度和經常濕潤的狀態下,種薯經8~12天即可萌芽;
3)定植前的大田準備
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塊,每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
4)定植
?????3月中旬將已經發芽的種薯定植到準備好的大田定植,芽朝下蓋土,然后蓋上黑地膜;
5)出苗
????土豆出苗部位的黑地膜會被苗略微頂起,此時用刻刀小心將有苗部位的黑地膜劃個十字口子,讓苗出來;
????6)收獲
6月中旬土豆成熟即可揭黑地膜收獲。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土豆的高產省工栽培方法,其中步驟4)定植的株行距為30×40cm;蓋土厚度1~2cm。
本發明操作簡單、方便易行,省去了三次中耕進行的培土、除草等工序,從而節省大量人工。采用本發明種植的土豆收獲時集中在1~8cm深的土表層,收獲方便且產量提高10%以上。
本發明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施例的步驟如下:
????1)種薯選取
選用直徑為3~3.5厘米的健康種薯整薯進行播種。
2)催芽與播種
3月2日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保持經常濕潤的狀態,夜間加蓋薄膜保溫。保持在20℃適宜溫度和經常濕潤的狀態下,3月15日全部萌芽。
3)定植前的大田準備
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塊,每畝施有肥機1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
4)定植和出苗
分2個小區定植,其中小區1為本發明方法,株行距30×40cm,芽朝下,蓋土1~2cm,然后蓋上黑地膜。3月22日土豆出苗,略微頂起黑地膜,此時用刻刀小心將有苗部位的黑地膜劃個十字口子,讓苗出來。
小區2采用傳統種植模式,株行距30×40cm,深度10cm,3月23日出苗后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并結合除草,4月18日進行第二次中耕。5月5日進行第三次中耕,并結合培土,培土厚度10厘米,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
????5)收獲
????6月15日開始收獲,小區1將地上部分的莖葉割掉,把薄膜揭開,土豆都集中在1~8cm土層內,收獲方便,用工量少,畝產2430kg。小區2將地上部分莖葉割掉,土豆都集中在1~20cm土層內,需要深挖收獲,用工量大,畝產2200kg。
????從本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明收獲方便、用工省。土豆產量比傳統技術提高了10.45%。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未經鎮江瑞繁農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22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系統集成的甘蔗輕簡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丹竹殘林更新復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