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蜂窩煤磚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31510.7 | 申請日: | 2014-07-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199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啟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啟鳳 |
| 主分類號: | C10L5/36 | 分類號: | C10L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蜂窩 煤磚 | ||
涉及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所涉及的是蜂窩煤、煙煤及煤球,特別是一種新型蜂窩煤磚的外形及其結構。
背景技術
(一).蜂窩煤比煙煤及煤球要省煤,但其火力不強:
1.它們都有這樣的缺點:即在續火加新煤時,把燃燒很沖的火焰壓滅,變為煤氣被排出爐內。其實這煤煙說白了就是煤氣。在傳統觀念下這種現象是天經地義的是不可必免的。人們不認為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現象。這種冒煙對大氣污染是很嚴重地。在冒煙十幾分鐘后才又重新冒出火苗。而這十幾分鐘的煤氣浪費,人們是不計算在煤資源里的。因為人們一直認為是在燒煤,而不是在燒煤氣。因此,在計算煤的燃凈度時,其比例是煤與煤灰之比,而不是煤與煤氣的比例。這就產生一個問題,這個比例是否客觀是否合理?我認為煤與煤氣的比例是合理的,但是不易計算,也可用煤的燃燒時間來比較。
2.蜂窩煤的外形只適合傳統燃燒方法。那就是一塊煤挨著一塊煤的燃燒.它們中間是隔離不開的,也絕對不允許隔開的.其次,外徑是圓形面。其圓形面與爐膛內徑的接觸面之間的間隙小,這對火焰燃燒不利。形成不了火頭,其火頭只能局限在煤的1個端面處燃燒.
3.蜂窩煤的外形只適合傳統爐具的使用,并且只能產生1個火頭,這個火頭在煤的最上面燃燒并直接作功,這個火頭離煙筒口很近,有30%左右熱能排進大氣層,這不但是對資源的浪費,也對環境有污染.因此,這種外燃法作功其熱效率極低。
4.蜂窩煤的結構使其燃燒強度過于集中在其煤的中心處,其燃燒強度不均勻.在火很沖時,其造成空氣的強對流現象,這種強對流現象又因其燃燒強度不均勻,造成蜂窩煤外圍底部有黑心煤的存在.
5.燒鍋爐用的煙煤需加水,水是要消耗能量的,同時煤的燃凈度也極差,即煤渣極多。
蜂窩煤、煙煤及煤球在爐內燃燒時,其燃燒強度都集中在其中心的上部,燃燒強度過于集中。不適合在長筒旋轉爐具里使用。
6.蜂窩煤燃后排出的是煤渣即廢料,并對環境有污染.
(二).蜂窩煤磚與蜂窩煤的比較:
1.觀念的不同到設計理念的不同.
內燃法的誕生,改變了人們一直以為生火是在燒煤的觀念。而是在燒煤氣一即煤在被加熱后,產生煤氣在燃燒。觀念變了設計理念就不同了.用內燃法的理念來設計爐具。因此,就產生了長筒旋轉爐具,又因蜂窩煤磚的誕生,繼而又產生了立式長筒爐具。這兩種爐具都因燒煤氣而衍生出來的。
2.其外形的不同.
蜂窩煤是圓形側面,其兩端是平面。因此,其側面和端面都不能產生氣室(既燃燒室)。
蜂窩煤磚是齒形側面,其兩端面上有垛塊及垛口。因此,其上下兩端面都能產生氣室(既端面燃燒室)。其齒形側面也能產生氣室(既側向燃燒室或稱環形燃燒室)。
3.結構的不同.
蜂窩煤是圓形結構其蜂孔疏而大.1是壁厚,2是火力集中在煤的中心部,3是火力集中使其造成空氣的強對流現象,又因火力不均勻,使其在徑向易產生黑心煤。
蜂窩煤磚是齒形結構其蜂孔密而小.1是孔壁薄,2是火力均勻。3是垛塊使其產生端面燃燒室,4是齒形結構使其產生側向燃燒室。為了防止空氣的強對流現象產生,在齒形結構的外側端面處加環形氣擋。
4.火焰燃燒特征的不同.
蜂窩煤的火焰燃燒特征是紅火頭,火焰燃燒強度低;并在數塊蜂窩煤的最上端面產生火頭燃燒;蜂窩煤的火頭是三角形。
蜂窩煤磚是橙紅火頭至蘭火頭,火焰燃燒強度高;蜂窩煤磚的火焰是在每一塊蜂窩煤磚的上下左右及中部都有火焰燃燒;其火頭是包裹著蜂窩煤磚在燃燒;其幾個火頭的火焰是均衡的連續的燃燒。
5.材料配比的不同:
蜂窩煤的材料配比是:煤、黃土、白灰。
蜂窩煤磚的材料配比是:煤、黃土、沙子。其比率黃土要多點。
6.火頭作功的形式不同:
蜂窩煤的火頭作功方式是外燃的、向上的、直接燒烤作功。
蜂窩煤磚的火頭作功方式是內燃的、向上的、直接燒烤作功,但主要是先積能儲熱在爐膛內,然后以熱輻射間接作功為主。這種作功方式能極限度地利用熱能
7.排泄物的不同:
蜂窩煤排泄物是渣土,是廢料,并污染環境。
蜂窩煤磚排泄物是煤磚,是建筑材料,并且不污染環境。
8.續火添加新煤時間的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蜂窩煤續火添加新煤是先將火焰壓滅,后是冒煙。煙是煤氣是資源,被白白浪費掉了,還要污染環境。新煤沒有預熱是涼的要消耗爐溫的。是在火頭上添加新煤。蜂窩煤是斷續添加新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啟鳳,未經張啟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15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避雷針及其接閃極柱
- 下一篇:一種風電出力場景的生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