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冷滴丸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31055.0 | 申請日: | 2014-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743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閆希軍;孫小兵;鄭永鋒;范立君;付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3/06 | 分類號: | A61J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張榮彥 |
| 地址: | 300410 天津市北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冷 生產線 | ||
一種氣冷滴丸生產線,包括滴丸系統、氣冷循環系統和控制系統,滴丸系統包括化料罐和與其相連的滴頭,化料罐與滴頭之間設有振動裝置,振動裝置帶動滴頭上下振動,產生的振動剪切力,將滴頭中流出的藥液剪切成滴,落入氣冷循環系統冷卻后形成滴丸,滴頭主要包括滴盤,滴盤上設有多個滴孔,滴孔的外圍開設有凹形環槽;凹形環槽的內徑=滴孔內徑+0.4毫米,外徑≥1.5毫米,槽深為0.5?5毫米。本發明通過滴孔的外圍開設有凹形環槽,防止在黏稠液體高速噴出時,噴孔周圍有殘余的藥液堆積,最終導致噴孔堵塞或影響滴制;結合高頻切割滴制,在線實時檢測并控制調節滴丸質量,提高產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冷滴丸生產線,屬于滴丸機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滴丸是中藥制劑中的一種傳統劑型,以其生產周期短、起效迅速、藥物穩定性高且便于攜帶貯存的諸多優點而獲得普遍認可。
現有的滴丸生產方法基本上為自然滴制并結合液體冷卻,或由自然滴制法改進而來的加壓滴制法并結合液體冷卻,現有設備的缺陷在于:1、基于液體冷卻介質的特性,采用該種冷卻方式滴制的滴丸,丸重范圍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在20-30mg之間,微丸或大丸都無法滴制。2、同時,為保證滴制效果,需在原料藥液中加入大量基質,導致單位載藥量小,服藥量相應增大。3、另外,采用液體冷卻的方式,需要進行滴丸和冷卻液的液固分離,兩者的徹底分離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冷卻液難免會在滴丸上存在殘留,導致滴丸污染。4、當需要調整產量時,傳統的滴制設備一般僅能通過改變滴頭及壓力進行調節,滴制頻率較低,再加上需要較大的石蠟熱交換表面積,循環效率低,能耗大,導致設備體積大,易存在清潔死角,交叉污染風險大。
另外,現有滴頭在黏稠液體高速噴出時,滴嘴周圍會有殘余的藥液堆積,最終導致滴嘴堵塞而影響滴制。設置在滴盤上的振動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出現頻率不穩定,導致成丸大小不均一,直接影響滴丸的成品質量。
如何對現有的滴制設備進行改進,包括滴制過程中的穩定性、有效增加滴丸成形質量及提高生產速度、提高載藥量,并擴大滴丸可滴制尺寸范圍,同時降低能耗及冷卻液用量,防止滴丸污染,是目前滴丸設備改進的發展趨勢和研究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氣冷滴丸生產線,首次將振動滴制、空氣冷卻與流化干燥包衣結合為一體,并應用于滴丸制劑及滴丸膠囊制劑,滿足了滴丸制備中對高速滴制、制備微丸能力以及提高載藥量的要求,成倍提高滴丸載藥量,大幅度降低輔料用量和服用劑量;操作工序簡化,完全無有機溶劑殘留;滿足包括緩釋包衣、薄膜包衣和包糖衣在內的不同工藝要求。真正達到低能耗、高速、高效、高載藥量,具備更廣泛的可滴制范圍;進一步通過滴孔的外圍開設有凹形環槽,防止在黏稠液體高速噴出時,噴孔周圍有殘余的藥液堆積,最終導致噴孔堵塞或影響滴制。
本發明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氣冷滴丸生產線,包括滴丸系統、氣冷循環系統和控制系統,滴丸系統包括化料罐和與其相連的滴頭,所述化料罐與滴頭之間設有振動裝置,振動裝置帶動滴頭上下振動,產生的振動剪切力,將滴頭中流出的藥液剪切成滴,落入氣冷循環系統冷卻后形成滴丸,所述滴頭主要包括滴盤,滴盤上設有多個滴孔,滴孔的外圍開設有凹形環槽。
根據需要,所述凹形環槽的內徑=滴孔內徑+0.4毫米,外徑≥1.5毫米,槽深為0.5-5毫米。
為了便于在線監測和控制,所述滴頭上設有在線監測裝置,該裝置包括脈沖信號發射機構,所述脈沖信號發射機構的發射頻率與所述振動裝置的振動頻率相同,控制系統根據在線監測裝置的監測結果,控制調節滴制參數。
為了便于觀察,所述在線監測裝置設置在所述滴頭下方的側面;所述脈沖信號發射機構為頻閃燈,所述頻閃燈和振動裝置的振動頻率相同;為了使觀察結果更加準確并有效保留監測記錄,所述在線監測裝置還包括與頻閃燈對應設置的攝像頭,攝像頭與頻閃燈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并與頻閃燈照射路線呈15°-145°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10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Widget通信方法、裝置及系統
- 下一篇:用于無線通信系統的擊穿信令信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