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HIT-TENA的試驗資源快速接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30927.1 | 申請日: | 2014-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3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孫超;柳中華;陳寅生;薄中;魏長安;楊京禮;姜守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9/44 | 分類號: | G06F9/4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楊立超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hit tena 試驗 資源 快速 接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HIT-TENA的試驗資源快速接入方法。
背景技術
基于體系結構的開發已成為通用工程實踐的一部分。針對試驗和訓練領域的需求,美國國防部通過基礎計劃2010(FI2010)工程開發“試驗訓練使能體系結構(Test and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TENA)”,實現靶場資源之間的互操作、重用和可組合。
本發明在借鑒TENA體系結構基礎上,結合目前國內試驗與訓練領域建設的現狀,提出試驗訓練體系結構(HIT-TENA),圖9為HIT-TENA概覽圖,整合靶場各種試驗與訓練資源,快速構建試驗訓練系統。
在試驗訓練體系結構中,往往會有多種資源設備參與到試驗過程中來,其中包括虛擬試驗資源、半實物試驗資源和實體試驗資源,試驗訓練系統中的資源對象也相應的會增多。以往的試驗資源接入方法是需要對試驗資源進行手動封裝。手工編寫代碼繁瑣枯燥,開發周期長,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大量重復性的工作。手工編寫代碼的過程對于開發人員來說是一個需要縝密邏輯的創造過程,而且針對不同的試驗資源的異構特性,需要投入的時間與精力較大,使得接入資源開發周期長,效率低,而且對于一些資源通用部分,例如,HIT-TENA的接口部分及資源組件的框架為重復性的工作,開發者在以往的接入方式中不可避免進行重復性工作。針對當前實物、半實物以及虛擬試驗資源由于設備自身特性多為異構系統,不易于試驗系統快速組織及運行的特點。
以往對于試驗資源的接入方式是開發者針對所需要接入的資源進行調研,了解資源的具體軟硬件接口及數據結構情況,結合HIT-TENA的接口規范進行代碼編寫工作,在資源代碼開發完成后,需要結合設備進行大量調試,最終完成試驗資源的接入。整個接入過程對軟件開發者的相應專業知識要求較高,不但需要對資源的軟件及硬件接口及數據格式進行研究,還需要熟悉HIT-TENA接口規范,這對于一般的開發者來說,使資源接入成為一個難題。對于所需接入的資源其開發者選用的平臺及其實現語言往往不同,這樣使得接入資源都是相互獨立的異構系統,若要集成系統使得各個資源的信息能夠共享,實現數據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互操作,也需要開發者對相應的資源進行二次開發的工作。這個過程會大量消耗軟件開發企業及人員的精力、財力、人力及時間。因此如何能夠快速、高效地進行試驗資源的接入成為了相關從業者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進入整個接入過程難度較高、不易于試驗系統快速組織運行和接入過程存在重復性工作而提出了一種基于HIT-TENA的試驗資源快速接入方法。
上述的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步驟A、根據所需接入資源的類型進行接入模式選擇:接入模式包括資源組件模板封裝、通用協議模式封裝、Simulink模型模式封裝、操控模式封裝以及虛擬模型模式封裝;
步驟B、對試驗資源的基本信息進行編輯,其中基本信息具體包括資源組件類型名稱、資源工程名稱、資源圖標、工程保存位置、工程編譯位置、所屬資源主機名稱和所屬主機IP地址;
步驟C、加載接入資源所需的對象模型,編輯試驗資源的訂購或發布能力,選擇對象模型類型、填寫對應的實體名稱,其中對象模型用來描述試驗資源的靜態屬性;
步驟D、通過步驟A中對接入模式的選擇,針對不同的接入方式進行配置;如果步驟A中選擇資源組件模板封裝后自動生成試驗資源代碼,直接進行步驟I;如果步驟A中選擇通用協議模式封裝,進行步驟E中操作;如果步驟A中選擇Simulink模型模式封裝,進行步驟F中操作;如果步驟A中選擇操控模式封裝,進行步驟G中操作;如果虛擬模型模式封裝,進行步驟H中操作;
步驟E、根據試驗資源所需的協議格式,通過配置界面對協議項進行設計,選擇通訊模式,設置協議的輸入或輸出生成試驗資源代碼;其中試驗資源所需的協議格式描述為協議型號,協議型號包括協議項1、協議項2.......協議項N,每個協議項包含協議項特征,協議項2包括幀頭組、元素項和楨尾組,元素項分為元素項1、元素項2......元素項M,每個元素項包含元素項特征,元素項2包括元素位1、元素位2........元素位K;
步驟F、根據試驗資源所需的Simulink模型進行組件封裝,選擇Simulink模型,并從中導出仿真控制函數自動生成試驗資源代碼;
步驟G、將需要操控界面的資源組件進行封裝,即加載界面文件并解析界面文件中的控件,對操控模式資源進行封裝自動生成試驗資源代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309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