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ED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29014.8 | 申請日: | 2014-07-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08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中電熊貓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1K9/233 | 分類號: | F21K9/233;F21V29/83;F21V17/16;F21V19/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芳雄 |
| 地址: | 210061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ed 模塊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LED模塊,包括LED光源、散熱器和光學組件;所述的散熱器內腔體呈喇叭狀,喇叭內腔的底面放置LED光源,所述的光學組件包括反射杯、透光面罩及壓蓋,反射杯的背面對應嵌放LED光源且與散熱器內腔固定連接,正面連接透光面罩,反射杯和透光面罩通過壓蓋壓緊連接。本發明散熱性能優良,配光可選,安裝方便,通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光源領域,特別是LED室內光源。
背景技術
伴隨著LED芯片技術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使得LED燈具產品的發展重點慢慢從戶外照明轉向室內照明領域,特別是在商業照明及住宅照明方面。不過目前市面上的室內燈具還有以下缺點:
缺點一:光源組件通用性差,往往每一種類型的燈具都要開發出一套獨立的光源組件;
缺點二:光源組件配光方面無法在不調整其他零件的前提下實現多種出光角度;
缺點三:光源組件散熱性能差,LED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光衰嚴重,無法體現出LED綠色節能的特點;
缺點四:光源組件結構復雜,安裝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LED室內光源組件通用性差;光源組件配光方面無法在不調整其他零件的前提下無法實現多種出光角度;光源組件散熱性能差;光源組件結構復雜,安裝繁瑣。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LED模塊,包括LED光源、散熱器和光學組件;所述的散熱器內腔體呈喇叭狀,喇叭內腔的底面放置LED光源,所述的光學組件包括反射杯、透光面罩及壓蓋,反射杯的背面對應嵌放LED光源且與散熱器內腔固定連接,正面連接透光面罩,反射杯和透光面罩通過壓蓋壓緊連接。
所述的光學組件中的反射杯在不改變安裝結構和尺寸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替換,從而實現不同出光角度的要求。與之相比,現有的燈具均在需要變換出光角度的時候,需要重新進行關于安裝的結構設計。
為進一步提高裝置的通用效果,所述的散熱器外表面為圓柱狀。現有的室內燈具中,如筒燈,軌道射燈,豆膽燈等的光源安裝部位都是圓筒形,因此,將散熱器的外形設置為圓柱狀便于在各種地方安裝使用,通用性高,替換方便。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散熱器的內外表面之間設置一個以上的散熱孔,散熱孔沿著散熱器的邊沿均勻設置,且貫穿散熱器的上下表面。散熱孔的設置,在形成空氣對流的同時還可以增大有效散熱面積,大大提升散熱性能,降低LED光衰。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內腔喇叭口下邊沿內壁上還設有一圈車槽,車槽與散熱孔的連接處形成一圈環狀的加強筋;所述壓蓋上設置一對以上的第一扣位卡爪,第一扣位卡爪的卡鉤處卡接加強筋,且鉤頭處伸入車槽內。車槽的設置便于卡爪的卡鉤伸入其中,使得卡接更加穩定,也使得,壓蓋能更好的固定住透光面罩、反射杯和散熱器,此外,大量采用卡扣連接方式,也裝配快速便捷。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反射杯背面與散熱器螺紋連接,正面設置定位件,定位件為環狀,且該環的截面呈臺階狀,臺階上用于托放透光面罩的邊沿,所述定位件上還設有一對以上的第二扣位卡爪,第二扣位卡爪卡接固定透光面罩的邊沿。通過臺階托住透光面罩,在保證固定效果的同時,進一步加快裝備速度,此外,設置第二扣位卡爪也能更好的實現定位的效果,防止透光面罩的滑落。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LED模塊集散熱設計,安裝結構設計和光學設計于一體,方便使用在如筒燈,軌道射燈,豆膽燈中,通用性高;散熱器使用煙囪對流原理,散熱效果優良;在不改變反射杯的安裝結構和尺寸的前提下,可以直接替換,從而實現不同出光角度的要求;LED模塊各零件之間大量使用卡扣結構,裝配便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LED模塊的結構爆炸圖。
圖2是本發明LED模塊的結構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中電熊貓照明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中電熊貓照明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901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