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24027.6 | 申請日: | 2014-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779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邱利民;唐媛;張家源;張小斌;包士然;張金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23/16 | 分類號: | G09B23/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冷凝 過程 可視化 實驗 裝置 | ||
1.一種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箱以及位于該真空箱內部的:
再沸器,用于盛裝并氣化深低溫液體;
蒸汽排出管,與再沸器的上部連通用以輸出蒸汽;
冷凝裝置,與蒸汽排出管連通用以接收并冷凝蒸汽;
儲液池,用于向冷凝裝置提供冷量;
所述真空箱的側壁具有與冷凝裝置位置對應的透明光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一端與冷凝裝置的冷凝液出口連通,另一端與再沸器的底部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排出管包括:
測試整流部,一端與冷凝裝置的蒸汽入口連通,另一端密封且穿出至真空箱外;
傳送部,一端與再沸器的上部連通,另一端與測試整流部的側壁連通;
所述測試整流部穿出真空箱的部分設有壓力傳感器,測試整流部靠近冷凝裝置的一端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整流部包括:
管體,一端密封且穿出真空箱,所述傳送部與管體的側壁連通;
測量管,與管體穿出真空箱的部分連通,且測量管上設有排氣閥和所述壓力傳感器;
整流器,設置在管體的下端,且整流器通過管路與冷凝裝置的蒸汽入口連通;
環氧樹脂棒,設置在管體內并與管體固定,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設置在環氧樹脂棒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真空箱內,位于儲液池上方且與儲液池連通的補液池,所述補液池的側壁設有至少一個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二溫度傳感器所在位置為低液位提醒位置,所述補液池的上端具有穿出真空箱的排氣管。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裝置包括殼體,該殼體內設有分別與蒸汽排出管和回液管對接的過流通道,過流通道內設有與殼體內壁可拆卸連接的測試板,殼體上與透明玻璃相對的一側設有可視光窗,可視光窗正對所述測試板。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基板和蓋板,蓋板通過連接件與基板密封配合,所述測試板面向可視光窗的一側設有肋、槽、翅片或者涂層。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流通道靠近可視光窗的一端還設有透明玻璃。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池面向透明光窗的一側設有開口,所述殼體與開口密封配合,所述測試板與殼體內壁的接觸側設有第三溫度傳感器,所述殼體與深低溫液體接觸側設有第四溫度傳感器。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低溫冷凝換熱過程的可視化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沸器上下兩端均設有一根延伸至真空箱外的毛細管,兩根毛細管之間連接有壓差傳感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40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