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食管裂孔疝的中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323789.4 | 申請日: | 2014-07-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27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郭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振華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K9/16;A61P1/00;A61K35/60;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食管 裂孔 中藥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食管裂孔疝的中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劑型為顆粒劑,屬于中醫(yī)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內臟器(主要是胃)通過膈食管裂孔進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在膈疝中最常見,達90%以上,屬于消化內科疾病。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無癥狀或癥狀輕微,其癥狀輕重與疝囊大小、食管炎癥的嚴重程度無關。本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癥狀的出現(xiàn)隨年齡增長而增多。本病在一般人群普查中發(fā)病率為0.52%,而在有可疑食管裂孔疝癥狀者的常規(guī)胃腸X線鋇餐檢查中,食管裂孔滑疝的檢出率為11.8%。近年來在X線檢查時采用特殊體位加壓法,其檢出率可達80%。因本病多無癥狀或癥狀輕微,故難以得出其確切的發(fā)病率。本病女性多于男性,為1.5~3:1。造成食管裂孔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食管發(fā)育不全的先天因素。2.食管裂孔部位結構,如肌肉有萎縮或肌肉張力減弱。3.長期腹腔壓力增高的后天因素,如妊娠、腹腔積液、慢性咳嗽、習慣性便秘等可使胃體疝入膈肌之上而形成食管裂孔疝。4.手術后裂孔疝,如胃上部或賁門部手術,破壞了正常的結構亦可引起疝。5.創(chuàng)傷性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的臨床表現(xiàn)有:1、胃食管反流癥狀:表現(xiàn)胸骨后或劍突下燒灼感、胃內容物上反感、上腹飽脹、噯氣、疼痛等。疼痛性質多為燒灼感或針刺樣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頸部等處。平臥、進食甜食、酸性食物,均可能誘發(fā)并可加重癥狀。此癥狀尤以滑動型裂孔疝多見。2、并發(fā)癥:(1)出血:裂孔疝有時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為慢性少量滲血,可致貧血。疝入的胃和腸發(fā)生潰瘍可致嘔血和黑便。(2)反流性食管狹窄:在有反流癥狀病人中,少數(shù)發(fā)生器質性狹窄,以致出現(xiàn)吞咽困難,吞咽疼痛,食后嘔吐等癥狀。(3)疝囊嵌頓:一般見于食管旁疝。裂孔疝病人如突然劇烈上腹痛伴嘔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時發(fā)生大出血,提示發(fā)生急性嵌頓。3.疝囊壓迫癥狀:當疝囊較大壓迫心肺、縱隔時,可以產生氣急、心悸、咳嗽、發(fā)紺等癥狀。壓迫食管時可感覺在胸骨后有食物停滯或吞咽困難。
現(xiàn)代醫(yī)學中,對食管裂孔疝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內科治療。適用于小型滑疝及反流癥狀較輕者。治療原則主要是消除疝形成的因素,控制胃食管反流,促進食管排空以及緩和或減少胃酸的分泌。主要包括:(1)生活方式改變,①減少食量,以高蛋白、低脂肪飲食為主,避免咖啡、巧克力、飲酒等,避免餐后平臥和睡前進食。②睡眠時取頭高足低位,臥位時抬高床頭。③避免彎腰、穿緊身衣、嘔吐等增加腹內壓的因素。④肥胖者應設法減輕體重,有慢性咳嗽,長期便秘者應設法治療。對于無癥狀的食管裂孔疝及小裂孔疝者可適當給予上述治療。(2)藥物治療,對于已有胸痛、胸骨后燒灼、反酸或餐后反胃等胃食管反流癥狀者,除以上預防措施外,再給予抗反流及保護食管黏膜藥物、促動力藥等。內科治療僅適用于癥狀較輕的患者,而且長期服用西藥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
2.外科治療。(1)手術適應證:①食管裂孔疝,內科治療效果不佳。②食管裂孔疝同時存在幽門梗阻、十二指腸淤滯。③食管裂孔旁疝和巨大裂孔疝。④食管裂孔疝懷疑有癌變。(2)手術原則:①復位疝內容物。②修補松弛薄弱的食管裂孔。③防治胃食管反流。④保持胃流出道通暢。⑤兼治并存的并發(fā)癥。(3)手術方法:治療食管裂孔疝的手術方法很多,主要是疝修補術及抗反流手術。手術治療食管裂孔疝雖能緩解患者的病痛,但手術后亦會帶來諸如食道反流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胸腹不適感等問題。
公開號為CN?1376061A(申請?zhí)?0807531.X)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名為“關于食管裂孔疝的治療”,其由給予其需要患者有效治療量的式I化合物和藥學上可接受的稀釋劑或載體組成。申請公布號為CN?103330789A(申請?zhí)?201310253992.4)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名為“一種治療食管裂孔疝的中藥”,該中藥由余甘子10份、西藏角蒿12份、蔊菜8份、排錢樹8份、當歸8份、朝天子12份、黑及草12份、寸節(jié)七14份、藍花石參14份、何首烏14份、橫經席12份、小虎耳草8份、金縷半楓荷10份、烏奴龍膽10份、柱果鐵線蓮10份、桃南瓜10份、土圞兒10份、地柏葉12份、鶴草芽8份組成。
總之,中醫(yī)中藥在治療食管裂孔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下列問題:食道反流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有些藥物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有待進一步完善。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略有不足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食管裂孔疝的中藥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服用方便、易于攜帶等優(yōu)點,而且能從根本治愈食管裂孔疝,有效彌補上述不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振華,未經郭振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37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熱毒型脫疽清熱涼血飲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