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鞋底材料及其鞋底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23458.0 | 申請日: | 2014-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518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鴻圖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鴻圖 |
| 主分類號: | C08L101/00 | 分類號: | C08L101/00;C08K5/12;A43B1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5165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鞋底 材料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鞋底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鞋底材料及其鞋底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鞋類生產國和出口國,生產鞋底的主要材料有橡膠、PU、PVC、MD、TPR、TPU、EVA等,隨著我們國民經濟的發展,廣大消費者對鞋類產品品質的要求也有了明顯的提高,而鞋類品質的好壞與鞋底材料的性能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鞋底的性能是否優越,主要從鞋底的視密度、拉斷強度、拉斷伸長率,耐磨性等考核,鞋底的硬度關系到鞋子的穿著舒適度。鞋底的性能主要一方面取決于鞋底的材料配方,另一方面取決于生產工藝,傳統的鞋底配方及生產工藝都是根據客戶的高中低檔,采用不同的配方制作,很難同時達到柔軟、耐磨、耐寒、耐高壓和防滑等效果。而且,傳統工藝中都需要對靴底進行二次處理,工藝繁瑣復雜。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鞋底材料及其鞋底生產方法,用該材料和方法制備的鞋底無毒無異味(可加香精,調制成各種香味),顏色靈活多變,柔軟、耐磨、耐寒、耐高壓、防滑,鞋底無需二次處理,可直接上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鞋底材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各組分:
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40%-55%
樹脂粉km—31:40%-50%
環氧耐熱油:2-4%
鈣鋅安定劑:1-3%
較佳地,所述鞋底材料還含有質量百分含量為0.08%的色膏著色劑。
較佳地,所述鞋底材料還含有質量百分含量為0.02%的香精
所述環氧耐熱油由大豆提煉而成,具有防止高溫下產品性質改變的效果,保存產品不變色。
用所述鞋底材料生產鞋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鞋底設計外形,制備鞋底模具;
2)按照配方稱量各組分,混合均勻,并調配成需求的顏色的鞋材混合物;
3)在步驟1)所述模具中注入步驟2)所得鞋材混合物,并點注心形形狀的腳底和logo及圖案;
4)煮熟:將步驟3)所得產物在100℃-150℃高溫下煮8-15秒鐘;
5)噴油:用噴槍將環氧耐熱油高壓噴灑到步驟4)所得產物的模具表面;
6)灌膠:將步驟2)所得鞋材混合物灌滿到步驟5)所得產物的模具里面;
7)高溫烤底:將將步驟6)灌滿原料的模具放到高溫烤箱進行烤底,15-25秒鐘;
8)將步驟7)高溫烤好的模具用自來水冷卻4-7鐘秒,取出模型,并修邊品檢,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用該材料和方法制備的鞋底無毒無異味(可加香精,調制成各種香味),顏色靈活多變,柔軟、耐磨、耐寒、耐高壓、防滑,鞋底無需二次處理,可直接上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鞋底材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各組分:
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42.9%%
樹脂粉km—31:50%
環氧耐熱油:4%
鈣鋅安定劑:3%
色膏著色劑:0.08%
香精:0.02%
用所述鞋底材料生產鞋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鞋底設計外形,制備鞋底模具;
2)按照配方稱量各組分,混合均勻,并調配成需求的顏色的鞋材混合物;
3)在步驟1)所述模具中注入步驟2)所得鞋材混合物,并點注心形形狀的腳底和logo及圖案;
4)煮熟:將步驟3)所得產物在100℃高溫下煮10秒鐘;
5)噴油:用噴槍將環氧耐熱油高壓噴灑到步驟4)所得產物的模具表面;
6)灌膠:將步驟2)所得鞋材混合物灌滿到步驟5)所得產物的模具里面;
7)高溫烤底:將將步驟6)灌滿原料的模具放到高溫烤箱進行烤底,20秒鐘;
8)將步驟7)高溫烤好的模具用自來水冷卻5鐘秒,取出模型,并修邊品檢,包裝。
實施例2:
一種鞋底材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比的各組分:
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55%
樹脂粉km—31:40%%
環氧耐熱油:4%
鈣鋅安定劑:1%
用所述鞋底材料生產鞋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鞋底設計外形,制備鞋底模具;
2)按照配方稱量各組分,混合均勻,并調配成需求的顏色的鞋材混合物;
3)在步驟1)所述模具中注入步驟2)所得鞋材混合物,并點注心形形狀的腳底和logo及圖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鴻圖,未經李鴻圖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34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