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搖曳臂旋轉組合式立體車庫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22355.2 | 申請日: | 2014-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100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鄧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云 |
| 主分類號: | E04H6/06 | 分類號: | E04H6/0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黎澤洲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搖曳 旋轉 組合式 立體車庫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立體車庫,特別是一種搖曳臂旋轉組合式無需避讓的立體車庫。
背景技術
目前水平循環式、豎向循環式等立體車庫中,表現出現有技術的最大一個問題是在停放汽車時,車位進出時受到鏈條、立柱和托盤限位的干擾,對于泊車技術和精度要求較高,且駕乘人員上下車時受到懸掛鏈條的干擾。問題還體現在車位是多臺循環旋轉的,而不是固定的,車位的產權無法清晰界定,容易發生糾紛;故障連鎖反應突出;需要專門的管理人員值守操作;集中高峰時段取車時效率低下。現有簡易式立體車庫雖然位置固定,但下車必須先行開出避讓,上車方可泊停,效率低下不易管理。基于目前兩層式立體車庫行業方面的缺陷是:
1、車位位置不固定,產權不清晰。
2、屬多車位循環聯動,一旦出現故障連鎖面大,大量車位無法泊取。
3、由于呈垂直提升,上下車位垂直重疊關系無法解決,下車必須避讓方可存取上層汽車。
4、現有簡易式立體車庫技術均無法做到地面底層停車無需避讓,而雙層和多層循環式等立體車庫和四立柱式立體車庫的立柱和繩鏈對泊車有很大干擾,導致泊車困難,人行出入干擾。
5、現有的無避讓技術方式(專利號:CN202831713U?和CN102677926A)分別主要依靠上下軌道實現水平移動,對軌道安裝精度和維護要求較高。另外,其上車托盤屬全懸臂式結構,對設備剛度和耐久性要求較高。
6、現有無論是移動轉動無避讓立體車庫(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563644A)還是升降擺動式立體車庫(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1864850?A)均出現傾覆力矩過大,地面軌道維護難度大,土建安裝成本過高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搖曳臂旋轉組合式立體車庫,可以實現上部車臺泊車時,下部車輛無需避讓,傾覆力矩較小,對下車泊車無干涉,且土建成本低;在側向橫停基礎上進一步趨于改進,通過移動托板便于將橫停的車輛轉換為縱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搖曳臂旋轉組合式立體車庫,?包括托架,托架上設有沿托架長度方向滑動的移動托板,移動托板與卷揚裝置的鋼絲繩連接,移動托板還與安裝在托架的移動托板驅動裝置以嚙合的方式連接;
移動托板下部還設有至少兩組的支撐架,所述的支撐架為平行四邊形機構,各組支撐架之間通過互連桿連接。
所述的托架上設有容納移動托板的滑槽,滑槽內設有多個支撐滾輪,滑槽的一端開放,以使移動托板和托架分離和對接。
所述的卷揚裝置位于與滑槽開放端相對的另一端,卷揚裝置通過減速裝置與電機連接;
減速裝置還與移動托板驅動裝置連接,在移動托板驅動裝置中,移動托板驅動鏈輪通過傳動機構與減速裝置連接,在移動托板上設有與移動托板驅動鏈輪嚙合配合的鏈條或多個圓銷;
鋼絲繩的線速度與移動托板驅動鏈輪的線速度同步。
在減速裝置的一側還設有用于鎖定的棘輪裝置。
在移動托板上還設有回轉托板,回轉托板通過旋轉裝置與移動托板連接。
所述的旋轉裝置中,回轉托板與圓柱凸輪固定連接,移動托板與圓柱凸輪之間設有推力軸承,圓柱凸輪內設有至少一條凸輪槽,圓柱凸輪內設有受壓立柱,受壓立柱上設有與凸輪槽配合的驅動銷。
所述的凸輪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為圓周上的90度角。
所述的多組支撐架中,在前的第一支撐架高度低于在后的第二支撐架;
第二支撐架后腿與第一支撐架后腿之間通過互連桿連接,互連桿的一端與第二支撐架后腿之間鉸接連接,在第一支撐架后腿上設有滑動槽,互連桿的另一端與滑動槽滑動連接。
在地面還設有用于限定第二支撐架的位置的限位底座。
托架的一端通過立柱支撐,托架的另一端通過吊掛桿與橫梁連接,橫梁與車庫立柱固定連接。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搖曳臂旋轉組合式立體車庫,通過設置的移動托板和支撐架的結構,便于和現有的車庫,尤其是便于與地下車庫的建筑結構進行組合,實現無需下層車位避讓的立體泊車。設置的多組平行四邊形機構的搖曳臂移步式結構使其受力合理,解決了懸臂受力結構不均衡、立柱、垂直繩鏈干擾等一系列問題。設置的回轉托板便于將橫停的車輛轉換為縱停的方式,從而便于順向行駛泊車。本發明不易形成干涉,操作簡單、維護簡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云,未經鄧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23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