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止咳中藥片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322164.6 | 申請日: | 2014-07-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232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1-13 |
| 發明(設計)人: | 趙傳想;江風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永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9 | 分類號: | A61K36/8969;A61K9/20;A61P11/00;A61P11/14;A61K35/64;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鄭州市經濟***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止咳 藥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止咳藥,特別是一種用于慢性氣管炎的止咳藥片。
背景技術
慢性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在老年人中較常見,得病原因多種多樣。慢性氣管炎發病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節,由于天氣寒冷,冷氣引起支氣管痙攣所致,支氣管的抵抗力下降。長期得慢性氣管炎的人群多有肺脾虛冷、肺脾腎虛寒、免疫低下等表現,長期且反復。到冬季,病人需要長期熬制中藥或者服用西藥,給病人本人和家人都造成不小的困擾,且病人的身體也遭受嚴重的折磨,也帶來不小的經濟壓力。長期煎服中藥費事,且效果不佳,西藥傷內臟,副作用大,也會造成抵抗力下降和耐藥性,且治療成本較高,效果也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慢性氣管炎的止咳藥片。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止咳中藥片,是將以下按質量份的中藥:五味子3-6份、淫羊藿12-15份、枸杞6-8份、甘草11-15份、連翹6-8份、太子參6-8份、桔梗2-5份、枇杷葉2-5份、桑白皮3-6份、紫草茸3-5份、黃精6-10份、拳參2-4份、蟬蛻6-10份、葶藶子6-8份、北沙參6-8份、龍腦12-15份、虎耳草8-12份、龍葵3-5份、黃芪6-12份、熟地黃6-10份,分別進行泡制后打磨成粉,上籠蒸2-4小時,與60-90份淀粉混合,壓制成藥片。
進一步的,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是將以下按質量份的中藥:五味子5份、淫羊藿14份、枸杞7份、甘草13份、連翹7份、太子參7份、桔梗3份、枇杷葉3份、桑白皮5份、紫草茸4份、黃精8份、拳參3份、蟬蛻8份、葶藶子7份、北沙參7份、龍腦13份、虎耳草10份、龍葵4份、黃芪10份、熟地黃8份,分別進行泡制后打磨成粉,上籠蒸3小時,與80份淀粉混合,壓制成藥片。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價格便宜、易于長期沖服、無毒副作用,能滋陰補氣、潤肺止咳、療效好,用于慢性氣管炎的預防和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一種止咳中藥片,是將以下按質量份的中藥:五味子3份、淫羊藿12份、枸杞6份、甘草11份、連翹6份、太子參6份、桔梗2份、枇杷葉2份、桑白皮3份、紫草茸3份、黃精6份、拳參2份、蟬蛻6份、葶藶子6份、北沙參6份、龍腦12份、虎耳草8份、龍葵3份、黃芪6份、熟地黃6份,分別進行泡制后打磨成粉,上籠蒸2小時,與60份淀粉混合,壓制成藥片。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一種止咳中藥片,是將以下按質量份的中藥:五味子5份、淫羊藿14份、枸杞7份、甘草13份、連翹7份、太子參7份、桔梗3份、枇杷葉3份、桑白皮5份、紫草茸4份、黃精8份、拳參3份、蟬蛻8份、葶藶子7份、北沙參7份、龍腦13份、虎耳草10份、龍葵4份、黃芪10份、熟地黃8份,分別進行泡制后打磨成粉,上籠蒸3小時,與80份淀粉混合,壓制成藥片。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的一種止咳中藥片,是將以下按質量份的中藥:五味子6份、淫羊藿15份、枸杞8份、甘草15份、連翹8份、太子參8份、桔梗5份、枇杷葉5份、桑白皮6份、紫草茸5份、黃精10份、拳參4份、蟬蛻10份、葶藶子8份、北沙參8份、龍腦15份、虎耳草12份、龍葵5份、黃芪12份、熟地黃10份,分別進行泡制后打磨成粉,上籠蒸4小時,與90份淀粉混合,壓制成藥片。
在夏至后,每天服用3次,每次15-20g,用溫水送服,連續服用至立春。
在鄭州隴海社區,選取了15個有3年以上慢性氣管炎病史的28-70歲病人,按照上述方式進行服用。立秋后開始對其進行跟蹤,立春后統計跟蹤結果,跟蹤結果顯示,有12人沒有犯氣管炎,3人的氣管炎癥狀明顯比往年輕一些。總有效率達到80%。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永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省永傳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21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