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皂角刺酒的釀造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22127.5 | 申請日: | 2014-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87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8 |
| 發明(設計)人: | 彭常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彭常安 |
| 主分類號: | C12G3/04 | 分類號: | C12G3/04;C12G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九***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皂角刺 釀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酒的釀造工藝,尤其是涉及一種皂角刺酒的釀造工藝。
背景技術
皂角刺,又稱皂角針,為豆科落葉喬木植物皂莢樹的棘刺。本品性味辛,溫,具有消腫排膿的作用,中醫臨床用于癰疽腫毒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一般表現為膿未成者可消,膿已成者可使之速潰。現代抗癌藥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本草綱目》記載:“治癰腫,妒乳,風癘惡瘡,胞衣不下,殺蟲。”?主要化學成分為黃酮類、酚類、氨基酸等。目前,皂角刺多被作為中藥材加工利用,以皂角刺為原料,釀造成皂角刺酒,尚未見相關產品上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皂角刺酒的釀造工藝,能夠有效提高皂角刺的利用率,使成品皂角刺酒具有祛風化痰、活血消腫、抗癌等保健功效。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皂角刺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驟:
A、原料預處理:挑選成熟的皂角刺,剪成0.5-1cm的碎段,備用;?
B、浸泡:將皂角刺碎段放入其重量3-4倍酒精度為60-70%的白酒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5-7天,經過濾得到浸泡酒及原料渣,將原料渣濾干備用;
C、粉碎:將濾干后的原料渣經過超細破壁粉碎機粉碎,制得原料粉,備用;
D、紅薯預處理:鮮紅薯經清洗后,切成紅薯粒,粒度為10-20克/粒,將紅薯粒放置蒸煮鍋中蒸熟至熟而不糊,攤放冷卻,制得紅薯料;
E、原料混合:向紅薯料中加入其重量55-65%的原料粉,攪拌均勻,制得混合料,將浸泡后的原料粉碎后繼續發酵,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F、加藥:向混合料中添加混合料重量20-30%的麥曲、8-10%的酒母,130-150%的飲用水,混合均勻,制得酒醅;
G、初發酵:將酒醅品溫控制在25-30℃,經過4-6天,酒醅中酒精濃度達到17%體積比以上,初發酵結束;
H、后發酵:初發酵結束后,置室溫中進行后發酵,時間20-30天,酒精度達到22%體積比以上,后發酵結束;
I、壓榨過濾:將后發酵好的發酵液,壓榨后采用殼聚糖過濾得到澄清的酒液;
J、混合:取步驟B中的浸泡酒60-70重量份、步驟I中的發酵酒30-40重量份,充分攪拌均勻,制得皂角酒。
有益效果:本發明采用將原料浸泡與發酵相結合的釀造工藝,不僅能夠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而且使成品皂角刺酒營養物質更加均衡、口感醇厚、回味悠長,同時還具有消腫排膿、祛風活絡、清熱解毒等多種保健功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皂角刺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驟:
A、原料預處理:挑選成熟的皂角刺,剪成0.5cm的碎段,備用;?
B、浸泡:將3kg的皂角刺碎段放入9kg酒精度為70%的白酒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5天,經過濾得到浸泡酒及原料渣,將原料渣濾干備用;
C、粉碎:將濾干后的原料渣經過超細破壁粉碎機粉碎,制得原料粉,備用;
D、紅薯預處理:鮮紅薯經清洗后,切成紅薯粒,粒度為10克/粒,將紅薯粒放置蒸煮鍋中蒸熟至熟而不糊,攤放冷卻,制得紅薯料;
E、原料混合:向10kg紅薯料中加入5.5kg的原料粉,攪拌均勻,制得混合料,將浸泡后的原料粉碎后繼續發酵,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F、加藥:向10kg混合料中添加2kg的麥曲、0.8kg的酒母、1kg的麩皮,13kg的飲用水,混合均勻,制得酒醅;
G、初發酵:將酒醅品溫控制在25℃,經過6天,酒醅中酒精濃度達到17%體積比以上,初發酵結束;
H、后發酵:初發酵結束后,置室溫中進行后發酵,時間20天,酒精度達到22%體積比以上,后發酵結束;
I、壓榨過濾:將后發酵好的發酵液,壓榨后采用殼聚糖過濾得到澄清的酒液;
J、混合:取步驟B中的浸泡酒6.5kg、步驟I中的發酵酒3.5kg,充分攪拌均勻,制得皂角酒。
實施例2:一種皂角刺酒的釀造工藝,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驟:
A、原料預處理:挑選成熟的皂角刺、蘆根,剪成0.8cm的碎段,備用;?
B、浸泡:取3kg的皂角刺碎段與1kg的蘆根碎段混合均勻后放入14kg酒精度為65%的白酒中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6天,經過濾得到浸泡酒及原料渣,將原料渣濾干備用;
C、粉碎:將濾干后的原料渣經過超細破壁粉碎機粉碎,制得原料粉,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彭常安,未經彭常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21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株產阿魏酸酯酶的棒曲霉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以大米為原料的黃酒釀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