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20501.8 | 申請日: | 2014-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194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安夢學;張玉明;常福洪;吳慧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興永明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5/00 | 分類號: | G01R15/00;G01R15/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偉剛 |
| 地址: | 0300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紫銅板 錳銅板 取樣柱 分流器本體 分流器 電流輸出 對稱設置 取樣電壓 取樣檢測 輸入孔 功耗 焊接 填補 | ||
1.一種分流器,包括分流器本體(1)和取樣柱(2),所述取樣柱(2)包括第一取樣柱(21)和第二取樣柱(2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本體(1)包括中心位置的錳銅板(10)和對稱設置于所述錳銅板(10)兩側的第一紫銅板(11)及第二紫銅板(12);
所述第一紫銅板(11)上設置所述第一取樣柱(21)和至少一個電流輸入孔(41);
所述第二紫銅板(12)上設置所述第二取樣柱(22)和至少一個電流輸出孔(42);
所述第一紫銅板(11)、所述第二紫銅板(12)及所述錳銅板(10)均采用長方形設計,它們的厚度及長度相同,所述厚度在2mm-12mm之間;所述錳銅板(10)的寬度在5mm-15mm之間,所述第一紫銅板(11)及所述第二紫銅板(12)的寬度在40mm-60mm之間,所述取樣柱(2)的高度與所述分流器本體(1)的厚度之和不大于預定值H,所述預定值H在15mm-22mm之間;
所述第一取樣柱(21)包括連接柱(211)和M4組合螺釘(212);所述連接柱(211)下端為M4螺柱,上端為對邊6mm六棱柱,所述六棱柱的中心為直徑4mm深6mm的螺紋孔;所述M4組合螺釘(212)螺紋連接所述連接柱(211)的上端;
所述第二取樣柱包括連接柱(221)和M4組合螺釘(222);所述連接柱(221)下端為M4螺柱,上端為對邊6mm六棱柱,所述六棱柱的中心為直徑4mm深6mm的螺紋孔;所述M4組合螺釘(222)螺紋連接所述連接柱(221)的上端,
其中,在電流為75A-600A規格時,所述第一紫銅板(11)上設置一個電流輸入孔(41),所述第二紫銅板(12)上設置一個電流輸出孔(42);
在電流為800A-1200A規格時,所述第一紫銅板(11)上設置兩個電流輸入孔(41),所述第二紫銅板(12)上設置兩個電流輸出孔(42),電流輸入孔(41)和電流輸出孔(42)關于錳銅板(10)成鏡面對稱分布;
在電流為1400A-1600A規格時,所述第一紫銅板(11)上設置三個電流輸入孔(41),所述第二紫銅板(12)上設置三個電流輸出孔(42),電流輸入孔(41)和電流輸出孔(42)關于錳銅板(10)成鏡面對稱分布;
所述分流器本體(1)的長度在89mm-91mm之間,所述第一取樣柱(21)和第二取樣柱(22)之間的距離在21mm-23mm之間,所述電流輸入孔(41)和所述電流輸出孔(42)之間的距離在59mm-61mm之間;
所述第一取樣柱(21)與所述第二取樣柱(22)對稱設置于所述錳銅板(10)的兩側;
所述電流輸入孔(41)和所述電流輸出孔(42)為直徑相同的圓孔,所述電流輸入孔(41)和所述電流輸出孔(42)還作為所述分流器的安裝孔;所述電流輸入孔(41)與所述電流輸出孔(42)對稱設置于所述錳銅板(10)的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錳銅板(10)的側端面通過電子束焊分別與所述第一紫銅板(11)及所述第二紫銅板(12)的側端面焊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樣柱(21)的連接柱(211)和所述第二取樣柱(22)的連接柱(221)通過下端的M4螺柱分別將所述第一取樣柱(21)和所述第二取樣柱(22)與所述分流器本體(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樣柱(21)的連接柱(211)與所述M4組合螺釘(212)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取樣柱(22)的連接柱(221)與所述M4組合螺釘(222)之間分別壓接導線(5);所述導線(5)之間輸出所述取樣柱(2)兩端的壓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興永明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山西興永明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2050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漁業工業化循環流水養殖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信息推送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