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識別語音和文本的設備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18864.8 | 申請日: | 2014-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23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0 |
| 發明(設計)人: | 沙布霍吉特·查科拉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10L15/183 | 分類號: | G10L15/183;G06F17/27 |
| 代理公司: | 11286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艷嬌;韓明星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識別 語音 文本 設備 方法 | ||
一種用于識別語音和文本的設備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作為輸入,通過使用與預設主要語言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來識別語音的第一語音,識別包括在多種語言中的預設主要語言和不同于預設主要語言的非主要語言,基于上下文信息確定所述非主要語言的類型,通過將與確定的非主要語言的類型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應用于第二語音,來識別所述非主要語言的語音的第二語音,輸出基于識別第一語音的結果和識別第二語音的結果的識別語音的結果。
技術領域
本公開總體上涉及一種用于識別語音的設備和方法,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識別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的設備和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交通和通信的進步,存在碰到外語語音的快速增長。然而,那些不熟練外語的人可能遇到聽懂外語的困難。就此而言,用于識別外語語音并將識別外語語音的結果轉換為文本的方法已被開發并取得進展。
在根據現有技術的用于識別語音的方法中,以音素為單位分割輸入語音,隨后將每個分割的音素與數據庫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語音與哪個文本或單詞相匹配。
同時,因為特定國家的人居住在外國的情況經常發生,所以有必要對同時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進行處理。例如,可能存在特定國家的人主要使用特定國家的語言,但混合著來自于在另一國家使用的語言的單詞的情況。因此,需要開發一種用于識別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的設備和方法。
例如在根據現有技術的用于識別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的方法中,各種國家的語言共有的用于交流的單詞或慣用的句子被定義為代碼,隨后各種國家的語言被分別映射為代碼。就此而言,以上方法是不利的,因為只要未指定與設置為主要語言的語言不同的語言的類型,就必須在所有語言上執行映射,因此計算量迅速增加。
具體地,不能實時執行的用于識別語音的方法具有低程度的利用率,因此,在用于識別語音的方法中計算量的減少是開發技術所需的重要需求之一。
因此,當識別包含主要語言和非主要語言的語音時,需要一種能夠快速識別與主要語言不同的非主要語言的類型,并能夠實時識別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的設備和方法。
以上信息僅作為背景信息被呈現以協助對本公開的理解。至于以上的任何內容是否可應用為針對本公開的現有技術,尚未做出聲明。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討論的缺陷,主要目標在于提供一種當識別包含主要語言和非主要語言的語音時,能夠快速識別不同于主要語言的非主要語言的類型,并實時識別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的設備和方法。
根據本公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識別語音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包含多種語言的語音作為輸入,通過使用與預設主要語言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來識別語音的第一語音,識別包括在多種語言中的預設主要語言和不同于預設主要語言的非主要語言,基于上下文信息確定所述非主要語言的類型,通過將與確定的非主要語言的類型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應用于第二語音,來識別所述非主要語言的語音的第二語音,輸出基于識別第一語音的結果和識別第二語音的結果的識別語音的結果。
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識別語音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麥克風、存儲單元、控制器和顯示單元,其中,麥克風接收包含包括預設主要語言和與預設主要語言不同的非主要語言的多種語言的語音作為輸入,存儲單元存儲與預設主要語言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和與非主要語言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控制器通過使用與預設主要語言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識別語音的第一語音,識別包括在多種語言中的預設主要語言和不同于預設主要語言的非主要語言,基于上下文信息確定非主要語言的類型,并通過將與確定的非主要語言的類型相匹配的語音識別算法應用于第二語音,來識別非主要語言的語音的第二語音,顯示單元輸出基于識別第一語音的結果和識別第二語音的結果的識別語音的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88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