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確定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閾值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18073.5 | 申請日: | 2014-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030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閆振廣;鄭欣;劉征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生生物 特征污染物 目標區域 區域性 原水 急性毒性測試 初始區域 粗過濾 區域水 相乘 區域水環境 活性炭 過濾處理 技術支持 結果計算 慢性毒性 觀察 過濾 配制 測試 查詢 應用 管理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確定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閾值的方法。包括:對目標區域的原水進行粗過濾;利用活性炭對粗過濾的原水進行再過濾;選取目標區域內水生生物,分別利用經再過濾處理的原水以及實驗室配制水進行特征污染物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測試,根據急性毒性測試結果計算特征污染物的區域水效應比;將查詢得到的特征污染物的國家水生生物基準閾值與區域水效應比相乘,得到初始區域水生生物基準限值;對選取的目標區域內水生生物進行慢性毒性測試,獲取無可觀察效應濃度;選取初始區域水生生物基準限值以及無可觀察效應濃度中的較小值為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閾值。應用本發明,可以提升水生生物基準閾值的準確性,為區域水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環境生態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確定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閾值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水是地球上各物種賴以生存的資源。隨著人口數量不斷增多,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日益減少,同時,近現代工農業經濟的迅猛發展,水環境正面臨著各種污染的嚴重威脅,例如,生活污水、工廠化學藥品污染、排污排廢以及農田施用的過量農藥化肥污染。也就是說,在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日益減少的同時,因水環境惡化所造成的水質性和功能性缺水現象亦日益突出,已成為突出的、全球性的共同的技術問題。
目前,水環境污染主要體現在:污染物排放量超過水環境承載能力、河道水污染、河道黑臭、湖泊富營養化。水環境污染導致生態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從而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危害人民健康。
為了控制水污染,保護和改善水環境質量,采用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是治理水環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通過保護、種植、養殖、繁殖適宜在水環境中生長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可以有效恢復水環境原有的生物多樣性、連續性,改善生物群落結構和多樣性,消除或減輕水環境污染,從而使水環境生態系統轉入良性循環,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生產潛力,達到經濟和生態同步發展。
水質標準(WQS,Water Quality Standards)是判斷水環境生態修復的關鍵技術指標,水質標準是指以保護人類健康和生態平衡為目的,用可信的科學數據表示的水環境中的各種污染物的允許濃度。而水環境基準又是制定水質標準的科學依據,因而,通過確定水環境基準污染物,并進行相應的毒性試驗,從而研究和制定合適的水環境基準,對于控制進入水環境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保護水體生物多樣性及整個水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是保護區域水生生物的水環境基準,但目前我國尚沒有確定區域性水環境基準的技術方法,相關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研究都是借鑒國外技術方法進行。例如,美國由美國環保局(USEPA,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gency)發布國家水質基準,各州根據本州區域水體情況,對國家水質基準進行修訂,制訂適應本州的州水質基準,并采用水效應比法(WER,Water Effect Ratio)設置本州的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具體來說,利用同一物種分別在區域原水與實驗室配制水中進行目標污染物的毒性暴露平行試驗,得到該物種對同一毒性終點的原水毒性效應值以及實驗室配制水毒性效應值,計算原水毒性效應值與實驗室配制水毒性效應值的比值,得到水效應比,然后,計算州水質基準與水效應比的乘積,得到該目標污染物的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閾值,從而可以基于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表征各區域內的水質差異。
由于國外水環境污染較輕,區域原水中的污染物毒性效應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而,在美國利用水效應比法確定區域性水生生物基準閾值的方法中,只是對區域原水進行粗過濾,以將區域原水中的枯枝敗葉、大型生物等去除,經過粗過濾的區域原水中,包含了區域原水的水質因子及區域原水中污染物對物種的毒性影響效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80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