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凝土空心板的鑿孔疊合加固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16500.6 | 申請日: | 2014-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08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廣義;王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廣義;王奇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9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凝土 空心 鑿孔 疊合 加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空心板的鑿孔疊合加固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對建筑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新建建筑數量與日俱增。很多老舊建筑由于使用很長時間,構件會出現損傷甚至破壞,但因為歷史價值、地理位置等等因素無法拆除。如果原有構件的受力性能已經不符合現在的使用要求,則會嚴重威脅房屋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通過加固處理來保證建筑物新的功能要求。
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在全國范圍內被廣泛的應用。中國預制混凝土構件(包括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已有半個世紀的生產歷史,從當初學習國外先進經驗到獨立完成設計;從小規模生產到大規模、工業化獨立生產;從人工生產到全自動化生產,我國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經過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規模和精湛的生產工藝。現在城市中有很多建筑樓板采用的就是預制混凝土空心板,尤其在1970年至1995年施工的一批建筑物中,預制混凝土空心板的應用比例則更大。在建筑的預算中,有四分之一的開銷用來制作混凝土樓板;而在鋼筋混凝土建筑中50%~60%的重量為樓蓋板重量。目前,預制板出現問題的比例很高,有一部分空心板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未進行有效的檢測防護以及維修保養,造成了跨中撓度較大、產生較多的裂縫、混凝土碳化、鋼筋銹蝕等問題,還有一部分空心板因為使用功能的改變而導致荷載增加。上述問題都導致構件可靠度降低。目前現澆混凝土空心板使用范圍廣泛,但有很多現澆混凝土空心板存在質量缺陷。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提高結構可靠性,應對預制混凝土空心板進行加固。
在20世紀80年代,加固技術相對落后,出現問題的空心板往往直接拆除制作整澆樓板。在2005年,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對江蘇省農村合作社信息中心YKB40-63型預應力空心板進行了加固設計,主要是在預應力空心板板底粘貼碳纖維加固布補足板底鋼筋,在預應力空心板上方澆筑鋼筋混凝土疊合層,全部施工工期約為20天。在2006年,河北省建筑科技大學建設辦公室針對預制空心樓板加固進行了研究,共提出空心板板底粘貼碳纖維加固布、空心板板底粘貼加固鋼板、空心板孔中加入加勁肋這三種加固方案,方案一如圖2所示,方案二如圖3所示,方案三如圖4所示。
方案一中,用粘結劑將碳纖維布粘貼在空心板板底,方案二中,用螺栓及結構膠將鋼板固定在空心板板底,這兩種方案原理相似。在方案三中,應用混凝土切割機將孔上方板切除,放入永久性模板、鋼筋并澆筑混凝土,通過后澆混凝土加勁肋達到加固增強的目的。
在2009年,廣西工學院莫測先等人應用CFRP板對YKB3363型預應力空心板進行加固研究。CFRP板是由碳纖維制作的薄板,其具有較高的承載力且可以充分利用碳纖維材料,將這種材料粘貼在空心板板底,兩邊用CFRP壓布條進行固定,方案示意見圖5。該方案加固原理類似于粘貼碳纖維加固布。
在2009年,黑龍江省正平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應用粘鋼技術對某民用磚混結構空心板進行了加固處理。工程人員應用加固鋼板將受損空心板與承重墻連接,以此提高空心板安全性,加固剖面見圖6。
綜合以上可知,預制混凝土空心樓板加固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方案:
(1)拆除原有空心板,將原有梁、柱加固,植入鋼筋,重新制作現澆混凝土空心板共同工作。
(2)應用加固鋼板,將受損空心板與梁、柱、墻等構件連接在一起。
(3)在原有混凝土空心板板底黏貼FRP碳纖維布、CERP碳纖維板加固材料,再澆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現澆層。
上述方案中方案雖然都能解決空心板可靠性不足的問題,但仍有一定缺陷。方案1需要拆除原有預制板,在室內拆除很不方便而且危險,拆除的建筑垃圾外運不方便,還需要搭設腳手架來承擔施工荷載,如有商鋪會影響營業。方案2中施工復雜,鋼板承受大部分荷載,原空心板不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方案3施工方便,但疊合層與原有空心板的抗剪切能力不能得到可靠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空心板的鑿孔疊合加固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廣義;王奇,未經劉廣義;王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65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生物質燃料爐具
- 下一篇:核島洞室群長廊形布置地下核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