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殺菌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314830.1 | 申請日: | 2014-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680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10-01 |
| 發明(設計)人: | 方治國;張華東;王開放;楊立平;王新軍;曹明章;孔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90 | 分類號: | A01N43/90;A01P3/00;A01N4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0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殺菌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殺菌組合物,尤其是一種含唑嘧菌胺的殺菌組合物及其防治農作物病害的應用,屬于農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霜霉病、疫病和晚疫病是蔬菜和水果上的一種常見病害,危害性強。引起這些病害的病原菌在現代農業生態系統中的進化速率大于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進化速率。隨著農產品貿易的交流和品牌的推廣,病原菌的傳播范圍也隨之擴大。化學藥劑和抗性品種大規模使用后,一些具有強毒力致病型通過定向選擇頻率不斷提高,然后通過自然和人為基因流傳播到鄰近的地區或大陸,致使化學藥劑和抗性品種在短時間內失去作用。
長期以來,霜霉病、疫病和晚疫病的防治主要依賴于傳統的代森錳鋅、烯酰嗎啉、福美雙、代森聯等常規殺菌劑。由于這些藥劑使用年限較長,致使病原菌抗性越來越強,即使不斷加大使用量,往往還是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展,反而增加成本和對環境的污染。農業生產急需高效、安全的殺菌劑,以解決上述日益嚴重的問題。
發明內容
經過多次的重復試驗,發明人意外發現將唑嘧菌胺和氟吡菌胺以一定比例混配后,對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等病原菌具有很好的活性。
唑嘧菌胺(ametoctradin)是一種高選擇性的三唑嘧啶類殺菌劑,主要干擾病原菌線粒體的呼吸作用,抑制細胞能量流轉,對霜霉病、晚疫病具有高效靈活的防治作用。氟吡菌胺(fluopicolide)為酰胺類廣譜殺菌劑,主要作用于細胞膜和細胞間的特異性蛋白而表現殺菌活性。唑嘧菌胺和氟吡菌胺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殺菌劑,均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將二者進行復配,不僅可以擴大殺菌譜,而且有利于避免使用單一藥劑易產生抗性而減少藥劑使用壽命,對減少用藥量和環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為唑嘧菌胺和氟吡菌胺,唑嘧菌胺和氟吡菌胺的質量比為50:1~1:50,優選質量比為20:1~1:10。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占組合物總重量的3%~80%。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可制成乳油、微乳劑、水乳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且可根據開發需要使用相應的溶劑、載體和助劑。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中可添加的助劑包括溶劑、潤濕劑、分散劑、粘結劑、滲透劑、崩解劑、增稠劑或穩定劑等。這些物質均是農藥制劑允許使用、有助于制劑穩定和藥效提升的常規輔助成分,可通過一般的試驗確定助劑的一元、或多元組合及其具體的使用量。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可直接以成品制劑的形態應用,也可在使用前先在桶中或罐中按比例混合,再稀釋至防治需要的濃度。
所述的殺菌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作物霜霉病、疫病和晚疫病等病害,如黃瓜霜霉病、葡萄霜霉病、蘿卜霜霉病、辣椒疫病、黃瓜疫病、馬鈴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用以下實例進一步進行說明,但其使用范圍并不限于這些例子。各例子中,除非另有說明,混合物中各組分的百分含量或百分比均是指重量百分含量或重量配比。
生物測定實例1:唑嘧菌胺和氟吡菌胺復配對黃瓜霜霉病的室內毒力測定
試驗對象:黃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由田間采集。
試驗方法:試驗采用葉盤法,稱取一定量的唑嘧菌胺和氟吡菌胺原藥,用DMF溶解并配制成母液,采用0.1%吐溫-80表面活性劑滅菌水稀釋,在預實驗的基礎上制備成7個合適系列質量濃度。將唑嘧菌胺與氟吡菌胺兩種藥液按不同質量配比(50:1、40:1、30:1、20:1、10:1、1:1、1:10、1:20、1:30、1:40、1:50)混合,得到不同配比的混液,并設只含溶劑和表面活性劑而不含有效成分的處理作為空白對照。田間采集新鮮的黃瓜霜霉病病葉,用去離子水將葉片背面的孢子囊沖洗下來,配制1×108~1.5×108個孢子囊/L的懸浮液,用于接種。選擇5~6片真葉的盆栽黃瓜植株,剪取長勢一致的葉片,用打孔器打成直徑1.5cm的葉盤,浸入裝有不同質量濃度藥液中,取出晾干后將葉盤背面向上放入裝有濕濾紙的培養皿,每處理4個重復,每重復10個葉盤。每個葉盤中心點接種10uL的孢子囊懸浮液,置于18~20℃、16h光照/d的光照培養箱中培養7~10d,待對照充分發病后調查病情。根據產孢面積占整個葉盤面積的比率劃分病級:0級,無病;1級,1%~5%;3級,6%~10%;5級,11%~25%;7級,26~50%;9級,>50%。根據下列公式計算病情指數和相對防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48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