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呫噸酮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314695.0 | 申請日: | 2014-07-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590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遠;丁唯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311/86 | 分類號: | C07D311/86;A01P3/00;C12P17/06;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張燕玲 |
| 地址: | 51064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呫噸酮 衍生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呫噸酮(xanthone)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海洋微生物因為高鹽、高滲透壓等特殊的棲息環境,具有有別于陸源生物的獨特代謝方式,能夠產生新穎的生物活性物質,是農藥抗病害物質篩選的新對象。寄生于海洋植物紅樹及海藻的內生真菌是一類極富特色的微生物,既屬于海洋微生物,又具有植物內生真菌的生理特點,從植物、植物病原菌、植物內生真菌三者長期協同進化的角度考慮,從該類真菌的代謝產物中有望尋找到豐富的新型農藥抗菌活性物質。共培養主要用于提高酶和抗生素的產量,但迄今為止鮮有利用共培養從海洋紅樹林內生真菌中獲得有價值的防治植物病原菌的農藥的報道。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呫噸酮衍生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呫噸酮衍生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呫噸酮衍生物的應用。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呫噸酮衍生物,其分子式為C18H14O8,結構式為
上述呫噸酮衍生物是一種黃色針狀結晶,化學名稱為8-羥基-2-甲氧基-9-羰基-9H-呫噸-1,6-二甲酸二甲酯。
上述呫噸酮衍生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在菌種培養基中對兩株紅樹內生真菌Trichoderma sp.09和Penicillium sp.V11分別進行菌種培養,再將菌種在發酵培養基進行混合發酵培養,將所得發酵液過濾除去菌體得到培養液;所得培養液低溫減壓濃縮后,用有機溶劑萃取;萃取液濃縮后進行色譜分離,將所得洗脫液濃縮后重結晶得到黃色晶體,即為所述呫噸酮衍生物。
優選的,所述菌種培養具體條件為:在28℃下培養3-7天。
優選的,所述菌種培養基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葡萄糖1.0-3.0%,酵母膏0.2-1.5%,蛋白胨0.1-1.5%,瓊脂1.0-1.5%,氯化鈉0.3-1.2%和水余量;使用時將培養基制成試管斜面。
優選的,所述發酵培養具體條件為:將培養好的菌種Trichoderma sp.09和Penicillium sp.V11依次在相隔0-7天內挑入發酵培養基,于室溫25-30℃下靜置培養25-45天。
優選的,所述發酵培養基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數的組分:葡萄糖1.0-5.0%,酵母膏0.3-2.5%,蛋白胨0.3-2.5%,氯化鈉1.0-2.5%和水余量。
優選的,所述低溫減壓濃縮是指在溫度不超過50℃條件下,將培養液加熱濃縮成原體積的1/20-1/10。
優選的,所述有機溶劑為乙酸乙酯、氯仿和正丁醇中的一種。
優選的,所述色譜分離是在硅膠柱中進行色譜分離,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劑為洗脫劑梯度洗脫,其中乙酸乙酯所占體積百分數從0逐步增加到20%;所述重結晶在氯仿、丙酮或乙酸乙酯中進行。
上述呫噸酮衍生物在制備防治植物病原菌農藥殺菌劑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呫噸酮衍生物具有很強的抑制大豆疫霉、荔枝霜疫霉和小麥赤霉的作用,可用作微生物農藥殺菌劑,而且原料可以大規模生產,應用前景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通過以下步驟制備呫噸酮衍生物:
(1)先在培養基里分別對南海紅樹林真菌Trichoderma sp.09和Penicillium sp.V11進行菌種培養,所用培養基為含有葡萄糖1.0%(重量百分數,下同),酵母膏0.2%,蛋白胨0.1%,瓊脂1.0%,氯化鈉0.3%,其余為水;使用時將其制成試管斜面,上述菌種在28℃下培養7天;
(2)再對Trichoderma sp.09和Penicillium sp.V11進行發酵培養,所用培養基為含有葡萄糖1.0%,酵母膏2.5%,蛋白胨0.3%,氯化鈉1.0%,其余為水;將步驟(1)斜面培養好的上述兩種菌依次相隔0天挑入發酵培養基,于室溫25℃下靜置培養25天,共培養150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農業大學,未經華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3146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